《社論》周遭有受虐兒少應挺身而出、不漠視

當兒少受到肢體暴力時,多數人會認為這是最為嚴重的虐待;但其實,精神不當地對待反而傷人於無形,看不見的傷口才是最痛。而這也屬於兒虐的一種。

根據衛福部統計,兒少遭「精神不當對待」人數在近三年不斷攀升,暴力所致傷痕雖看不見,疼痛卻不亞於身體不當對待,要復原正軌更是長路漫漫!

根據一○九年的統計,平均每七到八分鐘就有一位兒少被通報虐待或疏忽。兒少遭受不當對待的樣態,主要是兒少的父母或照顧者等基於管教而使用體罰或身體暴力的不當方式來對兒少造成傷害。

然而,任何形式的體罰或暴力管教都有可能造成兒少身心影響,甚至損害其大腦發展,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研究也發現,受到暴力對待的孩子同樣會以暴力方式教養下一代,造成「暴力複製」的負面效果。

在少子化的趨勢之下,每位家長都希望兒少能平安健康長大,然而,有部分的兒少卻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可能遭遇到不當的對待或傷害,若是更年幼的小孩,恐更難以向外求助。兒少若未就學或就托,再加上主要照顧者或家庭成員又是施虐者的話,此時,醫療院所或警察即早發現介入非常重要。年幼兒童缺乏自保或求助的能力,一旦家庭又處在經濟、婚姻衝突或教養支持不足下,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失去理智時,可能造成兒童嚴重傷害,甚至無法挽回之致死憾事。

強化社會安全網,民眾應該對自身周圍的人、事、物提升敏銳度,一旦發現兒少遭受身體、精神、性、疏忽等不當對待,或兒少食衣住行等基本照顧需求未獲滿足者,請撥打一一三保護專線,才能即刻救援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受虐兒少。

另,若發現兒少遭受不當對待或家庭脆弱處境的狀況,也可以即時告知各直轄市、縣(市)家防中心,由專責社工接續提供服務。

對於施虐者,除了給予法律地懲罰外,更應該對他們再教育。既然為人父母、照顧者,更應該了解自身的角色,而不是將兒少視之玩具,「揮之則來、呼之則去」,動不動就以打、罵的方式來管教。而這也要靠政府部門再多加努力的地方。

面對周遭有受虐兒少時,應挺身而出、不漠視,並協助通報,或許你也會成為受虐兒少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