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外貿大變革 企業轉型的焦慮

全球景氣似有升溫現象,台灣外貿出口後續表現近來相對看好,加上中國大陸與歐美年底採購旺季,將可望維持我國外銷動能。若看今年大型企業在市場加溫下,應頗看好後續營收表現,但對台灣佔多數比例的中小企業來說,隨著「雙十一」電商網購的熱銷,平台模式消費快速改變外貿型態來說,如何能在疫後外貿大變革下,也能搭上電商平台提升競爭力擴大外貿版圖,卻也成了當今一大焦慮。

因應強勢來襲的數位浪潮,進出口業界近期發布的最新跨境電商焦點報告中,從近五百家台灣企業的調查發現,雖然有五成八的企業認同需加速線上商業佈局,但仍有高達四成五尚未布局電商或還在準備中,而有三成九只從事國內電商,二成四加入出口跨境電商平台,在數位模式程度上仍顯偏低。在全球疫情影響下,台灣傳產所受衝擊不輕,加上數位化反應動能仍然相當不足,儘管約有五成外貿企業轉向B2C電商,但品牌投入的偏低仍成一大隱憂。

企業是否需強化轉型的決心,利用線上平台提升新外貿時代的長期競爭力,以進一步掌握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儘管除了要看企業本身的規模,還有既有資源及財力而定,但這股浪潮在全球疫後發展下,恐成外貿發展下無法迴避的趨勢。

台灣十月出口上升,其中的帶動因素包括國際經貿動能的持續擴張、原物料行情居高、科技新品陸續推出,以及數位轉型商機持續熱絡,加上年終消費旺季升溫的帶動,迫使不得不正視未來企業若要永續經營,即需有與時俱進的長遠規劃及策略轉型的準備。

我十月對主要市場出口持續揚升,兩岸貿易依然緊密,中國大陸近年不斷以對內整併、對外購併的策略布局全球,未來不論在政治或經濟上出現的變化,都有可能牽動全球國際局勢敏感神經。相對來看跨境電商的發展,中國大陸推展線上平台,已將「雙十一」在全球炒得火熱,相對在推動跨境電商的政策來說,台灣的腳步較慢,過去除了具體政策措施較少,甚至趕不及產業轉型的步伐,中小企業乾著急之餘,也只能呼籲同業應掌握機會,藉全球跨境電商的效應,借力使力開拓海外市場。

台灣兩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與美國,惟中美貿易近年衝突不斷,嚴重的貿易摩擦,對台灣的影響自然不容小覷。當跨境電商推升新貿易時代的正式來臨,這個外貿大變革亦已成為產業間持續討論話題的同時,政府及企業也應作好迎戰及轉型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