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孩子心理健康問題 亟需社會大眾一起關注

根據家扶基金會的調查,有將近兩成的兒少,在最近一周有半數的時間是處在負面情緒中,這包括了易怒、難過、疲累及失眠,甚至是想不開等等。孩子出現負面情緒來源前三名依序是課業與生涯、人際關係以及可運用的時間等等。另根據衛福部統計,自殺原因前五名之一就是與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相關,當孩子長期出現負向情緒反應就是一種警示,不應輕忽!

進一步調查發現,有將近七成孩子認為兒少對憂鬱症不瞭解。雖然約有半數兒少心情不好或憂鬱時會跟同學朋友或家長傾訴,但有近五成的兒少不會向專業管道求助,這可能導致有憂鬱傾向的孩子無法及時獲得必要協助。事實上,曾接受過學校輔導或心理諮商的兒少,有超過七成七的認為專業介入對他們有幫助。

青少年憂鬱症狀常常不典型,常因為情緒表達的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無法主動說出內心的想法,反而用愛生氣、易怒或失去耐性來表達,也容易合併與成年人的對抗行為。不只情緒行為的症狀,對許多求學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影響更大的是憂鬱症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與記憶力衰退。青少年憂鬱的背後,往往有複雜的成因,這又包含同儕關係、家庭問題或是自我認同等發展危機,有些青少年還會從低落心情衍生出更多的適應問題,包含拒絕上學、離家出走、藥物濫用等。

每個孩子都需要用心呵護、關懷與尊重。傾聽心聲、引導紓解情緒、定期心理健檢、專業與醫療及時介入,都是防治兒少自殺憾事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說,藉由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等患病的青少年比較有活力之後,後續需針對個別狀況,再選擇認知行為治療、個別心理治療或是家族治療等方式,才能針對患病的源頭做完整介入。

校園定期心理健康健檢制度,雖然能及時接住有憂鬱之困擾卻被忽略的孩子,但如遇到家長不同意或不重視孩子就醫與諮商的需求,或孩子有諮商意願但要求不讓家長知道而無法取得家長同意諮商,都可能阻礙孩子及時接受專業服務。

在學校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等實務上,兒少在未經家長同意下,目前確實無法提供治療或諮商,若制度無法調整,忽視兒少心理健康醫療自主權將帶來風險。建議政府先從學生輔導法著手,讓老師在醫療資源轉介上更順暢,有效幫助孩子;建立校園定期心理健檢機制,從國小開始,每學期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檢查,對於有需要心理支持的兒少主動追蹤、適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