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貿易戰牽動經濟走向台灣應提高警覺

美中貿易衝突已相當明顯是一場政治味十足的兩強角力戰,全球經濟要避免陷入衰退,除了貿易戰必須休兵外,全球疫情也必須儘速降溫。目前全球確診數已突破四千二百萬,歐美狀況持續惡化,將加深國際進出口貿易市場的變化,儘管台灣今年在轉單及台商回流雙重效應下,經濟成長率可望在逆勢中上修,但這波多屬急單及短單,而非長期而穩定的量來看,生產線轉移及市場的分散,仍是長線避險的因應對策。

目前美國新冠確診人數累計已達八百八十二萬餘例,感染者死亡人數超過二十三萬,二十三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更達八萬三千餘例,成為疫情爆發後單日最高增幅。德國二十四日新增確診達一萬一千餘例,確診人數累計達四十二萬九千餘例,死亡人數超過一萬人。歐洲境內累計確診人數最多的是法國和西班牙,均超過百萬人。死亡人數最多的歐洲國家則是英國和義大利,分別為約四萬四千餘人和三萬七千餘人。

全球疫情惡化是牽動經貿市場成長的一大主因,當全球需求低迷及中美貿易摩擦未決的影響下,以出口為主的國家均會受到不同度的影響。單就美國來說,若私人消費增長仍無法迅速恢復,私人投資又呈停滯,自然將拖累進口需求。川普對美中貿易走向,始終扮演關鍵性角色,當十一月三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能否改朝換代,甚至出現新的政策,除了關係著全球政治局勢,更攸關兩岸未來經貿發展。

根據交通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今(一○九)年前九個月臺灣各商港「兩岸海運直航貨櫃裝卸量」總計一百八十八萬八千餘TEU,較去年同期一百八十三萬三千餘TEU,增加三·○二%,兩岸貿易往來仍具關鍵指標意義。

近期經貿圈高度關注的一大焦點,就是美中貿易戰與台商回流現象,惟台商回流並非因台灣具有既定的誘因,相對政府能否提供完備的資源配套,才是另一大必須克服的挑戰。若全球經濟成長步調持續放緩,在國際原物料行情跌多漲少情況下,儘管電子產品正值旺季,加上台商回流及轉單效應等動能的支撐,但在正負因素互相抵消後,今年出口值,仍值得台灣提高警覺。

當企業不斷拓展新興市場謀出路的同時,面對當今貿易戰對經濟走向的影響,以及美國大選後的變化,台灣勢必應超前佈署,除了扶持台商回流應有的升級配套,長遠的經貿規劃更勢不可免;產業界也一再急呼,在面臨全球多種不確定性相繼出現的同時,政府更應進一步思考在有限的資源下,應如何留住產業,並排除各種投資障礙,確保台商在台經營上無後顧之憂,並能長期安穩落地。畢竟新貿易戰牽動經濟走向,台灣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