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百業待興的後疫經濟

全球疫情何時了?迄今仍是未定之天。持續延燒的疫情,已讓全球再度憂心後疫經濟能否快速復甦,緊縮的景氣能否迅速恢復如常?

後疫時期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一大難題,恐怕脫不了百業待興這一項。美國景氣循環認定委員會發布的最新訊息中,即指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在二○二○年三月經濟活動急劇下降後,四月就已達到了谷底,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快的衰退。

美國在去年三月和四月,就有約二千二百萬人突然失業,這項警訊至今看來,失業意味的經濟大蕭條不是不可能。美國景氣循環認定委員會更透過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發布聲明表示,人民就業率在四月已達明顯的低谷,儘管之後有幾個月出現強勁反彈,進入更緩慢的成長期,但實已凸顯疫情爆發以來,已對經濟造成重創及難以承受之衝擊。

台灣目前的狀況何嘗不是如此,疫情爆發迄今,儘管曾一度邊境防杜得宜,有了不錯的成效,但百密一疏下,仍讓疫情重創本土。台灣的內需市場,目前已受到重大影響,尤其實體店面經營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受創最深,無薪假或失業者快速增加,直接危及民眾生計。各行各業業別及性質雖有不同,有數據上不同的差異,但在內需市場快速緊縮下,自然影響消費及營收,包括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等百工百業,其收入無不受到重創。

台灣開始微解封,快撐不下去的店家有了一絲希望,被停業的相關業者終可以有條件式的營業,而部分受創的企業期盼再創「疫」外商機。為救經濟,儘管政府不斷信心喊話,強調會有相關紓困升級措施協助業者度過難關,但紓困升級相關辦法,卻仍有看得到卻吃不到之嘆。

台灣過去防疫有成,民眾可以四處旅遊,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這些對內需市場直接受益的措施,基本上民眾樂觀其成。最近無薪假人數再度增多,政府要救後疫經濟,就不容輕忽景氣日漸衰退的事實,現在國人開始搶打疫苗,政府的疫苗數量就必須備足,只要國人普遍打了疫苗,消費信心就回得來,屆時有了人潮,後疫經濟的復甦自然有了新動力,百業待興的後疫經濟,亦應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