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廚餘養豬 催生雲溉肥 經驗獨步全台

張麗善2018年上任宣布的第一項政策是禁止廚餘養豬,在各界不看好下,雲林縣府持續稽查3年達成全面飼料餵豬,全縣每日40公噸廚餘全面回收在做成有機資材,前2年免費提供社區、學校、農民試用,今年申請肥料登記證,命名為「雲溉肥」,年底將上市販售。中央原定今年7月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因遭遇阻力,政策臨時喊卡,這項「雲林經驗」不僅獨步全台,更持續守護雲林養豬產業。

雲林縣養豬場1211場,飼養約150萬頭豬,年產值約200億元,非洲豬瘟對雲林縣是極大危機,張麗善推動禁止廚餘養豬,獲得多數養豬戶支持,少部分以豆粕餵豬的農民,也在政策上路第3年後全面改以飼料養豬。

雲林縣停止廚餘養豬時,縣府一面呼籲中央建立廚餘回收系統,一面設法回收每日40公噸廚餘,各公所清潔隊起初手忙腳亂,餐廳尤其叫苦,環保局摸索出解決的辦法:餐廳以每桶150元處理費交給清潔隊回收,避免汙染環境。

其中生廚餘由二崙鄉公所清潔隊收集乾燥,熟廚餘由虎尾清潔隊瀝乾送化製廠做成肉骨粉,二者都送到麥寮六輕南亞資源回收處按比例調配做成有機肥,每月做出5000包有機資材,到今年6月已做了22萬包。

考量縣內家庭垃圾成分有20%到40%是廚餘,環保局又推動補助家庭購置廚餘機或乾燥機20%費用,最高5000元,縣民響應熱烈,2波共715戶申請。

雲林是農業大縣,這幾年原物料上漲,進口肥料價格高,回收廚餘做成的有機資材據農民反映施肥效果相當好,張麗善責成環保局申請肥料登記證,將以成本價供應縣內農民。

張麗善推動禁止廚餘養豬政策時,其餘養豬縣份大多不看好,農委會原訂今年7月起禁止家戶廚餘進入養豬場,因豬農反彈,縣市政府擔心廚餘無處去,政策已喊卡。禁止廚餘養豬、把廚餘變成有機肥上市的連鎖效應,可說是全台獨步的「雲林經驗」。

張麗善認為,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雲林縣不只做到「從土地到餐桌」友善糧食精神,更克服萬難達成「餐桌回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