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創新醫材開發有成 脂肪肝檢測更精準

科技部發表創新醫療器材專案計畫成果。(謝佳興 攝)
科技部發表創新醫療器材專案計畫成果。(謝佳興 攝)


科技部今天(19日)發表今年度創新醫療器材專案計畫成果,截至1到9月,已有15案專利申請獲准,並催生3家新創公司。其中,長庚大學團隊開發出高行動性、簡易操作的超音波初篩系統,讓脂肪肝觀測更客觀、準確,降低誤判情形,成人準確度高達8成至8成5,預計明年初向衛福部申請醫材許可證,盼能推廣至第一線診所。#央廣記者謝佳興採訪報導#

科技部自2017年啟動創新醫療器材專案計畫,期望透過跨域系統整合,為國內醫材產品技術帶來突破式創新,而就今年1到9月成果,包括15件專利申請獲准、2件技轉案等,另外,還有15件雛形品測試製造,並催生了3家新創公司,促進投資約新台幣4.1億元。

科技部此次發表的5項計畫成果,應用範圍涵蓋脂肪肝檢測、洗腎、植皮手術刀具、骨水泥注射等。其中,長庚大學醫放系教授崔博翔率領團隊,開發出一套高度行動性、平價、操作簡易的脂肪肝超音波檢測系統,以磁振造影的彩色圖譜與組織病理學資料比對,讓醫師不用再透過傳統灰階影像憑經驗判斷,在成人準確度高達8成至8成5,3到18歲準確度更上看9成5。崔博翔說:『(原音)醫師他們過去用肉眼去看影像,比較嚴重的脂肪肝才看得出來,但是我們的FattyTouch(系統)他是整個脂肪肝從輕微到最嚴重的完整的光譜範圍,都可以來提供定量分析功能.然後我們目前正在做量產準備,預計明年1、2月,申請衛福部醫療器材許可證,通過之後就可以來開始正式上市。』

清華大學動機系教授洪健中率領團隊開發出靜脈麻藥與急性腎衰竭標記分子快速檢測,將血漿血球微過濾器、微流體真空模組及分子拓印檢測元件等,整合在微系統晶片,短短10分鐘就能完成檢測,省去傳統血液分離步驟,且不用搭配大型機台,將可大幅降低洗腎醫療支出。

另一項與洗腎相關的成果,則是交通大學光電系教授冉曉雯團隊,利用低成本的垂直奈米孔洞結構,開發超靈敏氨氣感測器,透過非侵入式,即時量測呼氣中的氨濃度,來評估患者洗腎成效,在157人次臨床數據中,靈敏度高達9成2,目前除了與國內業者合作外,也正推動與美國康寧公司合作,將創新技術推向國際舞台。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