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降風險!桃園66輛公車裝AI鏡頭 減少「內輪差」危機

大客車或大卡車行駛在路上,最怕的就是內輪差,現在桃園市府針對轄區內66輛公車,兩側裝設AI智慧偵測鏡頭,可以清楚看到兩側五公尺內的範圍,司機表示這樣的裝置的確能讓駕駛上更加方便,未來如果經費允許,市府將會繼續加裝,減少車禍風險。

圖/TVBS
圖/TVBS

資深記者藍于洺:「公車在行駛的時候,最怕內輪差導致騎士的安危,現階段在桃園市府這邊,增設了AI智慧鏡頭,透過這樣的鏡頭,能夠有效避開內輪差的危險增加安全性。」

公車兩側黑色裝置,裡面還有玄機,這是AI智慧偵測鏡頭,只要裝上公車,司機透過儀器就能清楚看到車體兩側,避免過往內輪差的死角風險。

桃園市交通局公共運輸科科長陳家緯:「內輪差就會造成,不管是行車、機車的損害,這些受傷,我們來在公車上來裝一種AI可以辨識的鏡頭,這種AI辨識的鏡頭,可以去分辨說是人、是機車,是自行車還是汽車。」

透過司機駕駛座前這個七吋螢幕,可以清楚看到車身兩側,你看看不論是左轉還是右轉都能感應,汽車會顯示紅色線行人跟機車,則有不同色條能清楚辨識,降低車禍風險。

拉到車外來看兩側鏡頭,明顯的綠色光線能感應到兩側來車,透過裝置回傳到螢幕上,司機掌握度更高。

圖/TVBS
圖/TVBS

桃園民眾:「就是這樣安全上比較沒有疑慮,每次轉彎的時候其實是滿危險的,每次我的路都被吃掉,那我就會習慣從左側繞過去這樣子。」

桃園民眾:「非常注意(內輪差)特別是在一般,非市區道路,車速比較快的地方,其實要特別注意。」

桃園市交通局公共運輸科科長陳家緯:「我們桃園市大概66台的市區公車,先做這樣的示範性裝設,希望透過這樣的示範,把這樣的內輪差的立即性把它突顯出來,獲得更多的重視跟關心。」

桃園市今年5月測試大客車,視野死角偵測系統,先選擇66輛市區公車,在6月底完成裝設,7月起上路使用,耗費約600多萬,一車約花費9萬元,一旦行人、自行車或汽機車進入公車5公尺內的內輪差死角範圍,就會收到警示減速或停車,司機建議擴大推廣使用。

圖/TVBS
圖/TVBS

桃園客運公車司機卓先生:「在開的話一下就上手了,會有這個顯示出來(兩側情況),當我們在開車的時候,車上會有螢幕還有閃爍器,會顯示那就是說,在沒有加裝這個之前我們本身就要注意,但是有這個的話會更清楚的知道。」

畢竟內輪差事故多,根據統計全台大型車事故,一年高達5,000件,駕駛的視線死角與大型車的內輪差是肇事主因,有望能降低風險,目前先以66輛公車為主,未來若爭取到經費將普及到全市轄區內849輛公車,車禍數據能有望下修。

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教授馬士元:「今天我是先在公車上面來推動這項系統,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其他大型車輛,像砂石車貨車上面也能夠來裝設,類似的主動安全系統來保護我們行人,在我們交通部的監理考試上面,其實我們在未來駕照的考試,尤其是機車駕照的考試,可能要納入我們用路環境的一個,主動的防禦駕駛的概念。」

先上路的是AI感應鏡頭,未來也將研擬智慧車牌,能透過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精準取得車輛訊息,從鏡頭車牌多方科技著手,公車更多元,內輪差風險也能大大降低。

更多 TVBS 報導
撞鬼?特斯拉偵測「人像」抬頭看嚇歪 是「廣告看板」
國小旁水溝蓋被連偷2次!留1米深洞 網怒:想害死誰
好像很值錢!賊偷水溝蓋 路旁驚見深坑
落石害摔! 41歲女騎士頭部重創急救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