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陽》從阿富汗「塔利班現象」看兩岸關係!

程富陽》從阿富汗「塔利班現象」看兩岸關係!
程富陽》從阿富汗「塔利班現象」看兩岸關係!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當美國拜登總統日前還信誓旦旦於白宮記者會宣示,美國大兵將從阿富汗光榮歸來,並對美國撤軍後的阿富汗和平願景,仍充滿信心與希望;不想,語音還未全落,阿富汗的塔利班部隊,已於日前(8月14日)長驅直入首都喀布爾;而阿富汗總統甘尼,在上月也還風塵僕僕的親臨第一線,向所有抵禦塔利班部隊的政府軍精神喊話,絕對不容塔利班這個恐怖組織破壞阿富汗的和平安全;然而,言猶在耳,他老人家竟一夕之間似的大徹大悟,不但於塔利班攻克首都前,快速向國會遞出辭呈,據悉也已離開阿富汗國境,以避免破壞新政府與塔利班舉行的「和平談判」。

至於扶持阿富汗政府將屆滿20年的美國,除了由拜登總統親自發表:「阿富汗人的和平,終究得靠阿富汗人民自己承擔。」此等冷酷無情的外交辭令外,更進一步加速撤軍的腳步,務使美軍在下月「九一一事件紀念日」之前,完全重返美國。

於是,一幕當年在越戰期間,美軍大使館緊急撤離的慌亂景象,於50年後今日的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再度上演,不禁既讓人重泛一股「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淒涼,也興湧幾分「物換星移幾度秋」的慨嘆!

美國急於從阿富汗撤軍,自然有他多方美國利益優先的考量,但正所謂「十年一覺揚州夢」,最後只召來「贏得青樓薄倖名」的罵名而已;何況老美在阿富汗戰場已折騰了20年,不但付出2兆美元以上的軍事開銷,還落得不止「五千貂錦喪胡塵」的窘境,豈非造化無常。

說來還真是命運弄人,這阿富汗民族正是歷史中國漢朝時代的大月氏,當年因被匈奴擊敗後南遷至此,再與當地民族混合變成今日的阿富汗人;不想2千年後的美國霸權,不但當不了昔日匈奴替身,收服這歷史上的化外之民,卻還陰錯陽差的反敗於當年的胡族之手;由此推論,美國還妄想於2千年後,與當年挫敗匈奴的中國為敵,豈有勝算?

其實,自從美國於今年(110)4月宣布美軍將從阿富汗撤離之後,大家就心知肚明,塔利班重返阿富汗掌政之途,只是遲早的事。但從5月迄今,美國的逐次分梯,甚至幾次延緩撤軍,可不是為了阿富汗的全盤戰局設想,而只是為自己的撤軍行動,找到一個合理的下臺階而已;只是,哪知他和北約(NATO)花了將近20年時間,耗資近百億美元所建立起來的阿富汗安全部隊,卻在美國撤軍行動後,如此不堪一擊,一潰即散;想來,美國對這個自身一手扶持的阿富汗政府軍,竟如此般的「爛泥扶不上牆」,其對他的滿腔怨懟與無奈,恐怕是不遜於對塔利班咄咄逼人的憤愾才是。

要知這20年來,美國式的西方民主政權,何嘗沒在阿富汗得到過全民的支持?但這個美式民主,始終沒有為阿富汗百姓帶來美麗的願景,只是讓少數既得利益者,享受著「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的貪婪世界;對廣大的阿富汗基層民眾,面對的依舊盡是「臣虜與干戈」的殘酷現實;這也是阿富汗境內廣大的保守農村民眾,寧願就算勒緊褲腰帶,也要追隨塔利班武裝部隊奔襲南北,轉戰千里,跟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府軍兵戎相對的原因。

因此,在塔利班即將重掌阿富汗政權之前,就認定其將使該國再重返上世紀90年代執政時的偏執與混亂,未免言之過早;畢竟,這個從20年前經由美國扶持掌權,再到經歷美國遺棄,且以其為敵的塔利班,如經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這也是他在奪取首都喀布爾之前,不但由組織內的二號政治領袖巴拉達爾,先行前往北京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會面,商談阿富汗的戰後重建事宜。

而在進入首都喀布爾之後,更一再對外表明,盼望能與國際社會建立關係;對內則向阿富汗人民宣告,塔利班除將組建一個「開放、包容」的政府,並將尊重伊斯蘭教法中的婦女和少數族群的權利及言論自由,免得重蹈當年政權失之於頃刻的覆轍;但不可諱言,因塔利班本身派系極多,能否整合內部分歧觀念,積極對外展示嚴禁昔日恐怖活動作法,是觀察其未來不至讓阿富汗再現混亂的關鍵。

值此之際,則無論國際或臺灣學者與傳媒,也多數把美軍撤離阿富汗的現象,憂心譬喻美國對臺灣終將始亂終棄,臺灣恐陷入上個世紀越戰的南越下場,令臺灣一時竟登上國際區域混亂的焦點;但事實上,我們更需要理解的是,如今兩岸問題的關鍵是,如讓臺灣真淪為當年越南的混亂情境,及出現美國舊調重彈,把臺灣當作他代理戰爭的部署首選,反而正是中國大陸最不樂見的;因為一個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案,始終是大陸對兩岸統一的最佳方案;如果說非要經過越戰,甚至阿富汗戰爭這種進程來取得兩岸的統一,那對兩岸都將是災難。

基此,對美國撤軍阿富汗或塔利班的捲土重來,最值得我們省思的,反而不是淪於是否陷入越戰或阿富汗戰爭的恐懼泥淖裡;而是如何重新思考,應以何種和平方式,啟動與重建兩岸溝通的渠道,才不至跌入只視依賴美國支持才是唯一解決兩岸問題的幻想陷阱,及設想大陸必定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的無端猜忌與政治操弄;因不若此,則顯示臺灣不僅在此事件中,未能理出針對兩岸問題的對症之藥,簡直就是自行胡整出一齣「拿石頭砸自己腳」的愚蠢結論,那豈不是自召其禍嗎?

作者為退役上校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