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專欄】疫情下的歧視,科學有解——洪蘭

為什麼人會對一個有嚴重殺傷力的病毒不以為意?

演化上,只要跟死亡有關的,學一次就會,因為大自然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而疫情極度嚴重的時候,全球有這麼多人去度春假,實在令人大惑不解。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快就忘記了停屍間堆積如山的屍體,敢和死神賭梭哈?

原因出在觀念,僥倖的觀念使他們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然而,我們該如何去校正這錯誤?這可不容易,王陽明說過:「擒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幸好,有個實驗法可以透過感同身受來達到這個目的。

瑞典卡洛林斯卡(Karolinska)研究院的學者設計出一個方法:給受試者戴上移位護目鏡(displace goggle),再在他面前放一個頭上戴著錄影機的假人,透過護目鏡和錄影機,當他低頭看自己的身體時,他看到的是假人的身體,這是一個錯覺。

例如你動手拿一個東西,你看到物體開始靠近你,你直覺這是你的手在作用,但其實不是,它可以是別人的手。只要你看到別人手的時間跟你自己手動引發大腦訊號的時間一致時,你就認為是你的手在動了。

這個錯覺很強,你看到一把刀刺進你的身體,馬上緊張到全身起膚電反應,但其實是假人的身體。而你大腦負責綜合多重訊息的額葉和頂葉活化得像是有一把刀真的插入你的身體似的。

西班牙巴塞隆納(Barcelona)大學的研究者用這套設備來研究種族偏見。他們先給白人受試者做一個內隱連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詢問他們有關種族歧視的各種問題。一週後,請他們到實驗室來,戴上移位護目鏡後,教他們打中國的太極拳。一組人看到自己的身體是黑人的,另一組人身體是白人的。又過一週後,請他們再來做一次IAT測驗。結果發現那些經驗過黑人身體的白人,種族偏見分數減低了很多。

也就是說,要消滅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必須像《梅崗城故事》中,芬奇(Finch)對女兒說的:「你只有鑽進那個人的皮膚中,穿他的鞋走路,你才會真正了解他的感受」。

感同身受,是消除歧視唯一的方法。

這個實驗不難做,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引爆出非常多潛在的問題,包括人道救援和種族歧視。或許我們可以用科學來改變人的偏見,使人性的善良得以展現出來。

找到一生的志業,才是幸福的泉源

在高鐵上,坐我後面的人小聲在講電話,後來聲音逐漸大起來:「我辛苦賺錢給你去念書,不是要你去修什麼阿里不達的課,幸福為什麼要修?你有書念就是幸福,哪裡還需要花錢去學?」

人的眼睛可以閉上不看,耳朵卻無法關掉不聽,我只好站起來去上廁所。回來時,那人正好抬起頭,跟我打了個照面。我一看,認識,但不熟。他也想起我是個老師,便立刻問我,耶魯不是很有名的大學嗎?為什麼會開「幸福心理學」這種沒什麼意思的課?

原來他的女兒這學期搶上了這門秒殺的熱門課,很高興的打電話回家向父母邀功,不料爸爸覺得這種課是營養學分,不值得修,兩人起了爭執。

以前大學很少開這種課,但是最近漸成趨勢。一個原因是現在人愈來愈不快樂,焦慮、憂鬱、精神方面疾病大幅上升。二○一八年美國大學健康協會調查發現,有一二%大學生想過自殺、八七%學生覺得壓力超越他們負荷、四三%說他們沮喪到無法正常運作;英國針對一百所大學、三萬八千名學生做調查,也發現三分之一學生有嚴重心理問題,有一半考慮過自我傷害。

這現象在成人中更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發現,全球每四十秒就有一人自殺。過去的四十五年中,自殺率上升了六○%;連臺灣青少年自殺率也創二十年新高,每十萬人中,有四.四人自殺。有些學校開始開設「幸福人生」或「生命的意義」的課程,希望未雨綢繆,早早告訴學生生命的目的和意義,免得將來遺憾。

我勸這位爸爸先上網看一下課程內容再生氣,或許他女兒有需要。

目前主流文化價值觀,是建立在物質層面上,因為缺少精神支柱,空虛、孤獨和寂寞便隨之而來。很多人不了解,最想要的東西,其實不見得是真正對你好的;小時候看過一本小說叫《金色夜叉》,講的就是追求金錢的代價,嚇壞了我。

美國研究發現,只要年收入超過七萬五千美元,後面多加個零帶來的快樂,比不上口袋裡只有十塊錢時突然撿到一百元那般快樂;一個贏了千萬元樂透獎的人,第二年的快樂指數降到六.七,比一般人的六.五只多○.二而已。容貌更是鏡花水月,它隨時光褪去,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追求它只會愈來愈沮喪。

真正的快樂來自幫助別人時,內心的喜悅,《道德經》說:「既以與人,己愈多。」我父親也說:「有形的東西愈用會愈少,但是無形的東西卻愈用愈多,坐吃山會空,智慧卻愈用愈聰明,慈悲心愈用愈大。」

快樂一定要有意義,沒有意義的快樂不能持久。

現在年輕人不知道職業(job)、事業(career)和志業(calling)的差別,因此會迷失在事業帶來金錢和地位假象中。一個人若能找到自己的志業,那麼不論物質報酬有多少,他的人生是滿足的。

生命只有在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做一個被需要的人才有意義。擇一事,做一生,惠眾生,聽起來好像老套,其實它才是幸福的泉源。

※本文摘錄洪蘭《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洪蘭,臺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返臺,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臺灣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五十七本書,並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