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Magnus出關 台北當代準備開鑼!

簡秀枝》Magnus出關 台北當代準備開鑼!
簡秀枝》Magnus出關 台北當代準備開鑼!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睽違兩年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創辦人任天晉(Renfrew Magnus,1975-)回來了,意味著熄燈過的台北當代(Taipei Daingdai Art Fair)重新開鑼。

經過14+7的隔離,任天晉神清氣爽,出關後立即到「典藏—北教大咖啡店」,接受典藏團隊採訪。

「回到台北,真好,希望無窮」!兩年的疫情好像打亂了全世界,困守在倫敦,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中的三個小壯丁,但是心繫著外面的疫情,渴望再回到他打拚的戰場,和老朋友聚會。

好不容易重啓爐灶的台北當代藝博會,就要在5月20日舉辦,規模很明顯從2019年的90家、2020年的97家,縮減為62家,主要原因,因為疫情持續,台灣邊防管理嚴格,許多國際畫廊聞隔離色變,認為一趟台北之行,耗費時間太久,尤其10+7的隔離,非常辛苦。

然而,本身真正經過10+7,任天晉沒有絲毫浪費時間,他在防疫旅館指揮作戰,與台灣畫廊、收藏家透過電話、網路,進行密切交流。他透露,這幾天來台北參展的國際畫廊陸續抵達,和他一樣,已經在作隔離,這種精神,讓他非常感動。

疫情之於台灣,有如休養生息,台灣透過邊防的管制,兩年多以來,阻擋了疫情的嚴重感染,同時也回頭作了很多紮根工作。近年,亞洲地區藝術的發展,有許多進展,首先,巴塞爾藝術展母公司MCH集團,也再次啟動新加坡藝博 Art SG 。

任天晉解釋,該集團對東南亞市場,一直高度關注,以新加坡為例,一直保持密切聯繫,從2018年談了又談,中間也一度喊停,如今主客觀條件正在改變中,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明(2023)年初,Art SG就要正式開幕,將聚焦在東南亞的當代藝術,疫後再起,不啻是注入新活力。

另外,韓國藝術博覽會(KIAF)與斐列茲藝博會(Frieze)集團合作,將於今年秋天在首爾江南區聯合開幕,這是斐列茲藝博會集團 (Frieze)繼倫敦、紐約、洛杉磯之後,開發出的亞洲第一個聚點,活動在今年9月2日到5日,國際藝博連鎖集團與在地畫協主辦的KALF合作,堪稱不易,除了凸顯亞洲藝術市場,日趨成熟與重要之外,為藝博會開啓分眾經營,同時坐收集市效應,倍受矚目。

韓國這樣的發展,是否加劇了亞洲的藝博市場的競爭!?任天晉沒有那麼悲觀,他以過去歐洲發展作為例子,藝博會越多,表示一個區域,市場結構益臻健全,越具備發展潛力。例如,瑞士巴塞爾、德國科隆、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到處都有藝博會,幾乎是遍地開花,讓人目不暇給。

由於每一個藝博會,都有自己深耕的項目,彼此之間不完全是競爭關係,反而各擁資源,大家經營不一樣的客戶,也會經營到同一群人,因此可以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基礎,讓藝博會的總鋪蓋面更加寛廣,基礎更為穩固。

藝博會一多,藝術愛好者或收藏家,會循著日曆,按圖索驥,在各藝博會的特色中,尋找自己的標的。那會是很有意思的行程,讓藝術成為生活的日常。

反觀,亞洲地區起步較晚,國際的藝博會,與在地畫協主辦的藝博會,基本上是脫鈎的,首爾的例子,會成為大家研究的指標,頗值得觀察。

近些年來,亞洲當代藝術市場在香港、台北、東京、首爾、雅加達、北京、上海等不同國家或城市,有如雨後春筍,燃起了熱度與希望,彷彿回到歐洲當年的盛況,亞洲果然成為新潛力市場,亞洲人自己半信半疑,歐美人士,反而樂觀看待。

任天晉強調,早在2009、2010年間,因為紐約次貸風暴,當時華爾街哀鴻遍野,就有先知把眼光拉到亞洲來,預測亞洲終將崛起。一般來說,經濟和藝術發展的關係,一定是經濟先行,荷包賺飽了,才會投入藝術。一旦經濟反轉,就會率先出脫藝術品,百試不爽。

果然,這些年,亞洲蓄積了經濟能量,藝術市場走熱,也就見怪不怪。大小藝博會遍地開花,成為很特殊景況。

當然近期香港的發展,些許唐突,任天晉神情略帶寞落與感傷。他說,香港曾是他第二個家,曾投注過很大的心力、資金與青春。然而,如今大環境丕變,現在只能遙寄祝福,希望香港恢復平靜,重拾當年榮景。

但任天晉強調,雖然他已經把注意力,從香港轉移到台北與新加坡,但他不會以別人的失敗,作為自己成功的跳板,不管香港最後發展如何,台北與新加坡,他都會靠自己的努力,找到各該地區值得發展的特性,而全力以赴。

台灣在兩岸三地之間,同文同種,本來就有相對的優勢,風吹草動,感受也特別敏銳。總歸一句,亞洲循這樣模式的發展,看在西方人的眼裏,台灣是亞洲越來越重要的市場,是到了台灣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台灣市場究竟潛力有多大,可以從一些現象看出端倪。首先,台灣在稅制改革上,已努力多年,分離課稅已經上路,而藝術品進口關稅的優惠,也細節的討價還價當中。

最近日本也受到台灣的啓發,如法泡製,走向稅改之路,不但積極檢討藝術稅制的合理性與競爭力,也考慮開放自由港,希望和鄰近國家一樣,打造更可親的藝術產業環境。

台北當代藝博會在停辦一年後,重新出發,大家的盛情,令他非常感動。在疫情未歇,這樣的氛圍中,重新開張,需要一些勇氣,畢竟選擇停辦,相對容易許多。

任天晉認為,相較於2、3年前,台灣的熱情、能量都沒有消退,他心百感激,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帶動藝博氣氛,讓整個台北市因為台北當代藝博會而熱鬧起來,大家的生活,真的與藝術同在。

亞洲國家各自練兵,有備而來,台北當代藝博會如何克服眼前困境,凸顯台灣的優勢!

任天晉回憶往事說,4年前第一次文化部拜會,他記得當時曾經很用力地告訴文化部官員,台灣有那些利基,能夠獲得國際藝博會的青睞,願意進來操盤,讓國際畫廊不遠千里來叩關?最明顯的因素是:台灣整體文化高,本質上勝過其他很多地區或國家,質優能量大的藝術收藏家,低調散佈各處。

另外,台灣藝術美學的養成,也遠高於臨近國家,公私立美術館、非營利組織,越來越普及,默默推動台灣社會的文化生根與進步。任天晉當時告訴文化部,雙贏的合作模式,是非常符合台灣朝野期待,也就是「讓台灣走出去,也讓世界走進來」。

倘若能以台灣蓬勃的生命力,作為打造國際當代藝術的市集平台,藉著該平台,把全世界重要畫廊與收藏家,吸引到台灣來,相互交流,讓台灣獨一無二的優勢,被國際社會看到。

這兩年,台灣經濟發展,表面上受疫情所苦,邊防管制,許多行業苦不堪言,喪失很多機會。但統計數據,一再顯示,台灣的總體經濟,這兩年不但沒有不好,甚至屢遭新高,擠身進全世界第16大經濟體,在亞洲地區已經拿回所謂亞洲四小龍之首。

至於台灣文化水平的勝出,參加過2019、2020年台北當代藝博會的國際畫廊,津津樂道的。

台灣政府部門也會了解,國際藝博集團在台灣,會扮演重要的穿針引線角色,對於藝術生活(Living with art)的長遠期待,讓國際畫廊及時參與,除了市集交易的目的之外,其實可以把他們經營畫廊、培植藝術家、與全球重要美術館及機構的互動模式,在商業與學術之間的調和鼎鼐,都是很重要的know-how,很值得引進到台灣,讓台灣的藝術真正生根與普及。

生意固然是藝博會的重要命脈,但除了生意,還有許多好處,值得大家重視。例如,藝博會的舉行,讓台灣的能見度變大,注意力與知名度,隨之提高。

今年舉辦藝博會是最艱困的時刻,能辦得成,真是難得,疫情慢慢流感化,邊防終將開啓,明年就容易許多,邀請國際代表性畫廊來台北,就不會太困難了。

回首前塵,2019年、2020年舉辦過兩屆的台北當代藝博會,成果都比預期的好,尤其讓他非常感動的是,2020年與台北101合作,讓台灣當代藝術家林明弘的作品,與101大樓高聳的燈光秀聯手,共同點亮台北,也讓全世界跟著台北101的亮光,看到台灣就在那閃爍的亮光裏。

疫情來襲,擾亂了全世界,台北當代藝博會去年被迫停辦一年,許多人擔心,斷了線、退了燒之後,國際畫廊就不會再回來,巴塞爾藝術展母公司MCH集團就會轉移目標,找其他的城市或國家了。

任天晉以極堅定的語氣說,他的初心不變,台北當代藝博會今年能在疫情持續拉警報中,排除萬難,如期在5月20日開展,是很大的誠意的展現,也是對台灣不棄不離的保證。

他指出,去年雖然中斷藝博會,但對台灣持續投注人力與資金。由岳鴻飛 (Robin Peckham)擔綱的「台北當代藝博會線上交流」,多達50場,就是為了培養市場,持續告訴人家,什麼是當代藝術,當代藝術對台灣發展的重要性。

瑞銀一直是MCH在台北與新加坡藝博會的最大贊助商。以台北當代藝博會為例,簽定3年的贊助契約,疫情前兩年,合作非常愉快,雖然因為疫情,時間略有調整,他相信瑞銀會繼續贊助下去。

台北與新加坡,都推廣華語,文化基礎與民族性非常接近,品質能量都很大,如果能夠共享文化版塊,貴賓與客戶關係更密切,幫襯、集市效果,功不可沒。

「台灣在亞洲真的很重要性,我們初心不變,戰略不變,繼續追求夢想,不只是作數字的盈虧比較。」任天晉說。

對於政府部門的期待,任天晉直言,希望在藝術稅改,獎勵措施的誘因上,繼續向前推進,而台灣的好,需要被看到,國際宣傳的加強,刻不容緩。

如果政府可以透過各種管道,邀請更多國際媒體來台,台北當代藝博會是國家的重要事件,藝博會下的台灣,成為櫉窗,什麼是台灣的最好,如何讓台灣的首善之都活絡起來,而不是只談藝博會生意好不好,銷售熱不熱。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一、二級市場和加密貨幣市場,凝聚起區塊練與加密藝術 ( Crypto Art )的收藏能量,實體的畫廊與藝博會,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參與該項數位化的藝術市場。

任天晉說,他們非常樂意順應潮流,水道渠成。今年已有多家畫廊帶進這樣的新玩意,他會靜觀其變,樂觀看待。

疫情,不能遠飛,網路視訊崛起,反而帶進新面孔入場,不同年齡層,跨行業,我們戲稱為「革命新世代」。新世代的玩家,連帶把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元宇宙(metaverse)以及加密藝術市場(Crypto currency markets),引進市場,讓大家有更多的想像空間,以及選擇機會。

如果問這些新工具,對傳統藝術市場,或畫廊、藝博會等實體機制的衝擊,其實莫衷一是,雜音很大,需要沈澱,但展現出的豐盈多元性,是令人雀躍的。

藝術一直是以人為本的體驗,既然元宇宙是建立在虛擬概念的基礎,反而更讓人懷念起傳統的實體畫廊或藝博會,親身體驗式的藝術接觸,更讓人感動。

新的生態改變,任天晉不但不擔心被取代、或被削減其重要性,反而覺得,虛擬久了,自然而然希望回到實體世界,很務實地欣賞一幅畫,收藏一份可摸可賞可分享的藝術作品,這樣一來,市場的大餅更被做大,進出的人口更多元,跨域跨界跨世代,成為更大的能量。

亞洲大成長,新的進入者,發展更成熟的市場,台北當代藝博會透過畫廊系統,長期帶國際重要畫廊到大家面前,協助藝術家。

10+7的隔離,馬上就要迎接台北當代藝博會,任天晉幾乎把整個五月份,都留給台灣,從入關隔離,出關的首日,就馬不停蹄拜訪合作畫廊、展商與收藏家,五月底再飛返歐洲,參加每年六月舉行的瑞士巴塞爾藝博會。

任天晉說,為了明年疫後重生,他將從暑假起,就展開國際畫廊地毯式的拜訪行程,亞洲國家與地區,列為拜訪的第一梯次,再來是散至歐美各地的國際大畫廊,爭取他們持續回到台北當代藝博會。

任天晉說,我一定要把台灣的好,讓全世界知道。只要疫情平穩,明天台灣邊境打開,找個一百家以上的重要畫廊,鎖定他們成群結隊,來台參加明年藝博會,絕沒不成問題。

正值台灣確診人數攀升,再過幾天,就是台北當代藝博會的舉辦日期,任天晉説,身為外商,一定遵從在地政府的防疫政策,絕對是小心謹慎。

「困守英國倫敦的兩年,想什麼?」任天晉不假思索地回答,「想朋友,渴望友誼,期待趕快與人見面互動。」

任天晉描述,身陷疫情,大家都在問,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是我⋯?!他從中韜光養晦,給自己許多安靜冥想時間。藝術信仰未曾改變,反而更多的人性思考與人道關懷。對存在,對理想,還是如何在有生之年,把理想做好做滿等等。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