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冷戰卻改革失敗 俄媒: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病逝享耆壽91歲

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中)。   圖:翻攝自觀察者網
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中)。 圖:翻攝自觀察者網

[新頭殼newtalk] 俄羅斯新聞社引述醫院官員的話報導證實,在未流血情況下結束冷戰、但未能阻止蘇聯瓦解的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30日晚間病逝,享耆壽91歲。俄羅斯媒體引述在莫斯科的中央臨床醫院聲明,戈巴契夫是在長期患病後逝世,但並未提及更多細節。根據塔斯社報導,戈巴契夫將在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聖女修道院公墓,長眠於妻子身旁。

戈巴契夫1985年出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1990至1991年間當選唯一一任蘇聯總統,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後出生的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在其總書記任內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兩度當選美國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其獲獎也因各種因素存在一定爭議。

戈巴契夫帶領蘇聯終結冷戰,卻未能阻止蘇聯解體;路透報導指出,戈巴契夫和美國達成削減武器協議,並與西方列強建立夥伴關係,移除自二戰以來分裂歐洲的鐵幕。華盛頓郵報報導提到,戈巴契夫執政不滿7年,甚至無法控制自己掀起的政治旋風,但他的影響力比20世紀下半葉的任何政治人物都大。

54歲的戈巴契夫在1985年成為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並著手引進有限的政治和經濟自由,藉以振興蘇聯經濟,不過他的改革以失敗告終,經濟狀況失控,東歐國家宣布脫離蘇聯獨立。蘇聯最終於1991年12月25日宣告解體,戈巴契夫請辭蘇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就任俄羅斯首任總統。

戈巴契夫的「開放政策」允許人們對黨和國家進行從前無法想像的批判,但也鼓勵了開始在波羅地海國家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和其他地區爭取獨立的民族主義者。這些支持民主的示威活動激發了蘇聯15個共和國對自治的渴望,導致蘇聯在接下來的兩年中,以混亂的方式解體。戈巴契夫曾試圖阻止蘇聯解體,但徒勞無功,他也並未動用武力鎮壓。

然而,許多俄羅斯人從未原諒戈巴契夫推動的改革所引發的動盪,因為他們認為改革之後的生活水準驟降是為民主付出的沉痛代價。前蘇聯自由派經濟學家格林伯格(Ruslan Grinberg)於6月30日赴醫院探視戈巴契夫後對俄羅斯國防部《紅星新聞》(Zvezda news service)直言:「他給了我們所有人自由,但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

更多新頭殼報導
法媒揭北京已派情報網刺探外國政府對中共攻台反應 拒絕俄羅斯協助
中共二十大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 習近平預計將無懸念當選中共總書記
「誠信很重要」張善政遭爆拿農委會5736萬還抄襲 退錢退選聲浪不斷

1987年,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右)和蘇聯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戈巴契夫在白宮東廳簽署《中程飛彈條約》。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1987年,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右)和蘇聯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戈巴契夫在白宮東廳簽署《中程飛彈條約》。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