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築壯遊行 台北市中學生踏訪永續環境

(圖/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
(圖/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


台北市府青少年發展處所推動的「台北市青少年壯遊台灣補助計畫」,自104年起每年鼓勵台北市青少年團隊實踐壯遊計畫,110年更進一步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鼓勵青少年透過壯遊了解與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110年壯遊團隊「冒險初生代」由3位不同年級的中學生組成,壯遊計畫—「智慧行腳,創見新台灣」,以「綠能建築」、「綠色公共空間」、「創新科技應用」、「可負擔運輸系統」四個方向為軸心,結合SDGs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SDGs11—永續城鄉和社會、SDGs13—氣候行動,規劃透過公共運輸系統遊歷東台灣,參觀綠能建築及綠色公共空間、探訪創新產業和科技運用,了解東台灣永續發展現況。

(圖/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
(圖/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

「冒險初生代」原本的壯遊規劃是環島,團隊3位成員—趙天崗、潘宜洲、林聿堂在因疫情停課後也持續以google meet連絡,每週一次進行討論、分工、確認,原本以為壯遊會因疫情而取消,幸好疫情降溫可以執行計畫,考量出發時間較晚,加上防疫考量,以東台灣進行壯遊計畫。旅途以東台灣最南的台東為第一站,探訪原生應用植物園、台東大學、初鹿牧場、卑南公園、池上米觀光工場;第二站前往花蓮,參觀洄瀾灣會館、貨櫃屋星巴克、後山‧山後故事館、鯉魚潭;第三站則是宜蘭,遊歷楊士芳紀念林園、龍潭湖、蘭陽博物館;最後回到台北,完成東部壯遊之旅。

在這趟壯遊,成員們最大感想是:東台灣的發展,不但保有原住民特色,還結合觀光、人文藝術,作為永續發展目標,綠色公共空間是東台灣得天獨厚的資源,綠能建築善用太陽的光與熱,讓建物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創新應用科技則是集結東部特有農牧產品,利用生物科技與體驗行銷,讓產品可以外銷各地。

「冒險初生代」藉由壯遊,實地了解東台灣,主要負責人趙天崗說:這是我第一次和學長們一起旅行,地點都是我未去過的城市,透過這壯遊,讓個性比較膽怯的我增加了探索世界的勇氣和難忘的回憶。

更多新聞推薦

今明水氣略增 週五起各地「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