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五十肩 中醫針灸推拿新選擇

中醫推拿治療的目的以改善沾黏期的關節活動為主。

【華人健康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吳柏鋒】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吳柏鋒指出,門診一名53歲女性,就診時主訴左肩膀反覆疼痛已一年多,一開始是家事打掃後會有肩膀痠痛出現,病人以為是一般肌肉痠痛,多休息就會改善,因此拖延將近一年之久,都沒有好好看醫生,但最近幾個月發現晚上睡覺容易因為肩膀不舒服而痛醒,而且在做穿衣服、梳頭髮或是拿頭頂上方物品的動作時,會因為肩膀的僵硬疼痛而無法順利完成動作,有時還會有虎口麻木或頸部的痠痛症狀出現。

經門診觀察發現,患者的肩關節並無外傷或變形,但各方向的關節活動功能卻受到限制,尤其以上臂的前屈、外展、後伸的動作困難最明顯,綜合所有症狀來看,這與我們常聽到的「五十肩」的臨床表現相當符合。

五十肩女多於男 活動範圍受限

五十肩,正式病名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又稱冰凍肩,或肩關節周圍炎、漏肩風、肩凝症等。此病屬於中醫「痺症」的範圍,常發生於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且女性多於男性,一般以單側為居多。主要的症狀為關節疼痛難耐,晝輕夜重,上舉、後伸、外展等活動範圍均受限等,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最常見的病因為肩部慢性勞損,或因老化體衰、勞累過度、感受風寒溫邪所致,亦有因急性損傷的治療需長時間固定肩關節活動所引起。加上病患因疼痛而不敢活動,使得肩部的關節囊、滑液囊、肌腱韌帶等組織發炎沾黏在一起,導致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根據不同病理過程,可分為急性期、沾黏期和緩解期。

五十肩中醫治療 針灸合併推拿

1.急性期:症狀以疼痛為主,關節活動受限較輕,主要是由於疼痛引起肌肉痙攣,韌帶、關節囊攣縮所造成。

2.沾黏期:此時疼痛減輕,但由於肩關節廣泛性沾黏的加重,使關節活動範圍越來越小。

3.緩解期:又稱恢復期,肩部疼痛漸消,肌肉痙攣、韌帶攣縮緩和,組織之間的黏連逐漸消除,肩關節的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

一般我們治療的目的以改善沾黏期的關節活動為主,但如果能及早在急性期介入緩解疼痛發炎,則可直接進展到緩解期,避免沾黏期關節活動受限造成日常生活諸多困擾。

五十肩治療 中西醫大不同

在五十肩的治療上,西醫多建議服用肌肉鬆弛劑或使用止痛消炎藥物,中醫治療則以針灸合併推拿為主,或根據個人的體質配合用中藥調理。針灸部分可依據手三陽經循行經過部位,局部取用肩禹、肩髎、肩貞、臂臑、臑俞、巨骨等穴位;或依據同名經療法,在遠部選取條口、承山、陽陵泉等穴道來治療。

另外搭配抬肩法、關節轉法、按揉法等推拿治療,可加強疏經通絡、活血散瘀的效果,幫助患者鬆解關節組織的沾黏。中藥部分則依據患者體質辨證,可給予身痛逐瘀湯、蠲痺湯或二朮湯等處方搭配治療。

除了門診治療之外,也建議病人平時可多做手指爬牆運動、鐘擺運動、毛巾操、摸耳朵等練習,並適時的熱敷及做好保暖動作,可幫助維持肩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提昇修復能力,預防患處的再次沾黏。

更多健康新聞:

做瑜伽鼠蹊部拉傷 滑液囊受傷發炎

五十肩卡卡動不了?4方法有效改善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