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疫苗把關 10+4有破口

(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資料照片)

指揮中心春節擬放寬入境旅客檢疫規範,規畫非由高風險國家入境的旅客得享有10+4的新檢疫規定。這雖然是順應潮流邁向邊境解封的作為,由於中間缺少了疫苗的把關,容易因為開放而滋生問題。

最近的例子就是華航機師3+11事件,政府單位在放寬機師檢疫規範時,不是同步要求針對接種過疫苗的機師,僅是針對某些航線的機師開放就惹出了3+11的大破口。然而長榮也曾鬧出了機組員5+9事件,這次雖然也嚇出了一身冷汗,而且還是delta病毒,但並未因此釀成大禍,原因就在開放檢疫條件的對象是打過疫苗的機組員,而非僅歸功於特定安全航線,更不該天真的認定加了2天檢疫期就能消弭感染爆發於無形。

更遠的例子是台帛旅遊泡泡,也是以疫情穩定與否作為開放條件,沒有列入疫苗因素。疫情瞬息萬變,任何風吹草動就能將整個泡泡吹散,現在還有人再談台帛旅遊泡泡了嗎?沒有疫苗元素介入的邊境開放先天就是這麼脆弱,如同沒有了水泥的砂礫一般鬆散。近期歐美國家邊境解封時都有將兩劑疫苗列為必要條件,相對的解封都是0+14或1+13的激進開放步伐。疫苗的價值,在其他國家的體現遠較台灣踏實。

台灣人打疫苗好像僅只用於炫耀,炫耀打到的是莫德納還是AZ,有沒有殘劑可以A到,有沒有渠道可以混打到,其實這些都是旁門左道。疫苗的最大功能在防止染疫死亡,在疫情相對緩和的台灣,疫苗的最重要角色在確保邊境的開放與個人的自由度。

老百姓對疫苗角色的誤解,無可厚非。主管疫苗接種的指揮中心如果對疫苗與民眾持有同樣的誤解,那就是別有用心了。因為疫苗若要加入邊境解封成為必選項,這可不是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會中大家搓搓圓仔湯就可解決的。還必須透過外交部、陸委會、交通部去與各國協調疫苗護照的事宜。現在外交部只會忙著和美國撒嬌,哪有空管到這檔指揮中心的小確幸。為了方便執行,省去和這些單位囉哩八唆的協調,這應該是指揮中心逕自推出無「疫苗元素」的檢疫鬆綁政策的理由。

以國為檢疫鬆綁條件並不妥當,不知道入境的人是否染疫或是否打過疫苗,當然不敢放出大量鬆綁檢疫條件,台帛旅遊泡泡的失敗就是個例子。唯有以接種過二劑疫苗的人放寬檢疫條件,才是最能保障安全的方法,即使產生了感染爆發也能很快弭平,5+9的成功就是個範例。

當初的3+11事件,要不是5+9的成功,指揮中心也不會那麼有底氣的硬拗3+11不是破口。因為檢疫鬆綁本身是趨勢,疫苗配套才是造成破口的關鍵。媒體與民代不往疫苗去追,只糾結在3+11,指揮中心也樂於耍賴不承認破口。這次10+4又是一次不加疫苗的政策,出現感染爆發是必然,這次就麻煩民代趕緊先調閱10+4的會議紀錄封存,免得以後又再耍無賴。指揮中心得趕緊研擬與世界同步的疫苗檢疫鬆綁政策,不要再成為世界檢疫的孤鳥。

(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