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期刊:北極暖化引發德州嚴寒

(法新社華盛頓2日電) 最新論文指出,北極地區迅速暖化可能是導致美國冬季極端天氣的關鍵驅動因素,也許可以解釋德州為何在2月發生極端寒流,研究結果也可望提前極端寒冷天氣事件的預警時間。北極地區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中緯度地區極端寒冷天氣愈來愈頻繁,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性,一直是科學界爭論的議題。這篇發表於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的論文,突破了氣候科學長期存在的明顯矛盾,運用觀測數據和數值模擬實驗,確立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地球暖化,和「平流層極渦」(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SPV)受干擾現象之間存有關聯。平流層極渦是圍繞在北極地區的西風帶,在正常情形下能封住北極地區的極冷空氣。研究團隊發現,北極地區迅速暖化和其影響,即「海冰消融」(sea ice loss),外加大氣中水分增加導致西伯利亞的積雪增多,使整個歐亞大陸由西到東的溫差加劇。這導致了平流層極渦遭影響而拉伸,使嚴寒氣團流至較低緯度地區,例如上個冬季襲擊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的寒潮;德州今年2月的嚴寒造成數十人死亡和至少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元)經濟損失,也與這個現象有關。來自美國麻州大學羅艾爾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的論文共同作者(Matthew Barlow)巴羅告訴法新社:「這似乎非常與直覺相悖,北極地區出現了極為強烈的暖化,卻導致其他地區變冷,這似乎十分出人意料。」他對於能透過研究結果確立兩者存有直接關聯,表示驚喜。另一名共同作者、希伯來大學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的賈范克(Chaim Garfinkel )表示:「過去,美國和俄羅斯發生的極端寒冷事件被當成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理由,但(如今)不再有任何藉口,我們得立刻著手減排。」此外,論文作者相信,研究結果可用於改善對亞洲、加拿大和美國冬季極端寒冷事件發生的預測,預警時間「甚至可能提前幾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