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喪膽的貨幣改革

工商時報【顏嘉南】 辛巴威貨幣改革捨棄緊盯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民眾擔心十年前的惡性通膨慘劇重新上演,就連前財長也不挺。 ■Its reforms will allow banks to trade the dubious quasi-currencies, also known as RTGS dollars, at market rates instead of at official parity to the US dollar. 辛巴威將美元作為流通貨幣十年後,政府近期推行貨幣改革,但新政策捨棄緊盯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民眾擔心2000年代初期的惡性通膨惡夢可能捲土重來,辛巴威前財長痛批政府的貨幣改革是「巫毒經濟」。 辛巴威十年前經歷嚴重的惡性通膨,政府不得不放棄本國貨幣,將美元等外國貨幣當作流通貨幣。目前辛巴威使用的美元包括存放在銀行或行動支付的「數位美元」,以及美元現鈔;數位美元的價值較現鈔低得多,而實體鈔票則長期短缺。 此外,政府在2016年發行政府債券作為臨時貨幣使用,並將債券與美元的匯率定為1比1。 辛巴威央行日前宣布,數位銀行存款和本國發行的債券,不再以1比1的匯率緊盯美元。換言之,政府捨棄緊盯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改採浮動匯率。所有存在當地銀行的數位美元和債券,重新命名為「RTGS美元」。新名稱源自銀行間轉帳的即時總額清算(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制度。 採浮動匯率 由市價決定 捨棄緊盯美元政策是辛巴威重要的轉捩點。新政策目的在因應辛巴威的美元不足,因為美元短缺,美元在黑市的價格是面額的三至四倍。 辛巴威央行總裁曼古迪亞(John Mangudya)表示,RTGS美元與美元的匯率將由市價決定,不再使用固定匯率。此外,美元現鈔和債券依然流通。 在前總統穆加比(Robert Mugabe)實施獨裁統治的37年間,辛巴威政府瘋狂印鈔來解決財政赤字,結果引來惡性通膨,超大面額紙鈔淪為國際笑柄。 2008年11月辛巴威的通膨率高達百分之796億,一張100兆面額的紙鈔只買得到一張公車票。數個月後,辛巴威央行放棄本國貨幣,採用多貨幣制,美元成為主要流通貨幣。 雖然採用美元終結辛巴威失控的通膨,但也帶來新的經濟挑戰。近幾年美元較南非等鄰國的貨幣大幅升值,而南非是辛巴威的主要貿易夥伴,嚴重打擊辛巴威的出口競爭力,美元現鈔也大幅短缺。 近兩年要從銀行戶頭提領美元幾乎不可能,多數民眾依賴數位美元或債券作為日常交易付款工具。近期1美元現鈔在黑市的價格,要價4美元債券或行動付款EcoCash的電子貨幣。 許多餐廳和飯店已經不在菜單標價,一瓶可樂若是以數位貨幣付款,價格是現金或外國信用卡的三倍。據辛巴威統計局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56.9%。 前財長直批 這是災難 曾協助辛巴威採用美元抑制惡性通膨的前財長比提(Tendai Biti)直言,辛巴威缺乏必要的財政改革來重振市場信心,央行新的貨幣改革註定以失敗收場。他在受訪時表示:「這是災難、是搶劫。辛巴威缺乏市場信心,也沒有外匯存底。我們可是辛巴威人,早就經歷過這一切了。」 不過許多企業和經濟學家則樂觀其成,因為緊盯美元造成嚴重扭曲。辛巴威經濟學家羅伯森(John Robertson)表示:「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相信這是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