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患者 50至59歲最多

根據國健署統計,胃食道逆流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主要以五十歲到五十九歲最多,若沒有及時正確治療,可能影響生活工作品質,少數患者會演變成食道化生,及可能產生早期食道癌風險增加。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陳健麟主任表示,目前臺灣胃食道逆流檢查方式主要是胃鏡檢查,但此種檢查方式僅能檢測出二成左右的患者,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因此延誤正確診斷,進而影響治療的成效,病情因而加劇。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曾屏輝表示,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適合用於評估功能性問題的患者,而二十四小時食道阻抗併酸鹼度檢測則適合用於評估在服用標準劑量的制酸藥物後,胃食道逆流症狀仍然持續的患者。目前這兩項國際標準診斷工具也已經有健保給付。臺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連漢仲主治醫師進一步說明,國際最新診斷方式為無線電酸鹼監測膠囊,適用於無法忍受或不願接受導管式酸鹼檢查之患者,但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民眾須自費。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主治醫師王彥博表示,胃食道逆流疾病主要治療方式為生活習慣調整與胃酸抑制藥物治療。腹腔鏡胃底摺疊手術與臨床研究發展中之內視鏡逆流治療亦是治療選項。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盧俊良主任指出,根據國際上的規範,對於少數頑固型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患者,考慮進行侵入性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治療前,一定要經過三種精準診斷,必要時,還需會診精神科醫師排除壓力導致的臨床症狀,經過嚴謹的評估後,才可進行手術。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強調,胃食道逆流長久不癒的患者應做更精細的檢查,多方評估後,再做進一步治療,以免做無效或錯誤的治療。

胃食道逆流要從生活習慣調整,王彥博提醒,減重、戒菸酒、選擇性減少特定可能會影響或刺激胃酸或逆流的食物,如油膩食物、辛辣食物、高脂飲食、碳酸飲料、咖啡因、巧克力、薄荷等,避免夜間太晚進食、床頭抬高、戒酒、飯後腰帶避免太緊、腹式呼吸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