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以為清腸 小心腸炎變腸癌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提醒不要輕忽潰瘍性結腸炎的腹痛、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記者戴淑芳攝)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提醒不要輕忽潰瘍性結腸炎的腹痛、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有便祕宿疾的小芸(化名),從20歲時開始嚴重腹瀉,原想「趁機把大腸清一清」,不料腹瀉演變嚴重血便,直到昏倒送醫才確診為「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若未治療,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增加腸穿孔、狹窄,甚至是大腸癌的風險。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族群,主要是因為人體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導致腸道過度及持續性的免疫發炎反應。

據健保重大傷病登記,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每10萬人口約有13名。近年發生率及盛行率逐年上升,盛行率14年大幅增加5.1倍,推測除了與國人飲食西化、環境變遷有關。惟潰瘍性結腸炎疾病症狀包括持續腹瀉、腹痛、血便、大便解不乾淨感覺等,並不具特異性,與大腸激躁症、感染性腸炎,甚至大腸癌等疾病症狀類似,以致部分患者未能警覺與及時就醫。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李柏賢指出,發炎性腸道性疾病若沒有在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療,好好的控制發炎,腸道就會因為反覆發炎、潰瘍,產生膿瘍、狹窄、阻塞、穿孔或是癌症等嚴重併發症,進而需要切除部分腸道。

其中,潰瘍性結腸炎導致大腸癌的風險又比克隆氏症高,但是隨著腸道發炎程度的改善,腸癌風險也大幅下降,進而減少腸道手術。此外,在生物製劑的年代,潰瘍性結腸炎病友的腸切除率下降一半以上。顯示積極有效、精準控制發炎,可以大大改善疾病預後,有效避免併發症發生。

李柏賢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影響不僅止於腸道,部分病人會有腸道外症狀,最常侵犯器官為關節、皮膚及眼睛,會造成周邊關節炎、脊椎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症、眼睛虹彩炎等等,影響生活品質。也有些研究指出,長期慢性發炎也會增加心腦血管以及周邊血管阻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