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看病掌握6原則 確保錢沒白花

面對自費項目,比起要多花錢,民眾更擔心的可能是錢沒花在刀口上,或被醫師誤導,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掌握6原則,你可以不當自費冤大頭。

面對健保與自費間的抉擇,《康健》「自費醫療經驗大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民眾都認為,醫護人員能提供清晰解釋,但考慮的時間稍微不足,一旦結果不如預期,恐成糾紛源頭。

從民眾個別經驗回饋中也可發現,並非所有病患都如此幸運。有病患聽醫師說手術只有自費的選項,出院後卻發現,同樣情況朋友在其他醫院做,就有健保給付;有家屬原本被告知自付費用約20萬元,最後卻花了50萬元才出得了醫院;也有病人在診間被醫師積極推銷千元保健食品,明明不想買,卻不知如何拒絕而硬著頭皮買單。

有些醫師認為,類似的不愉快經驗,可能是溝通不清導致的誤會,但醫界也免不了存在少數醫師會為業績或利潤,刻意引導病患選擇對醫師較有利的選項。

並非高價醫療就一定好 勇敢開口問 為荷包把關

蕭小姐去年腳傷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到一家醫院外科就診。初步診療情況不算危急,醫師建議住院1、2天觀察,蕭小姐擔心家務無人處理,還是決定回家。

醫師雖同意,卻突然從桌邊拿出一張圖卡,劈哩啪啦開始向她解說身體免疫機制的原理,接著說:「你現在的情況就是身體在大發炎,要趕快提升免疫力。」語畢,拿出一盒保健食品說,趕快吃就可抑制體內發炎反應,讓病情快點改善,問她要不要買?重點是健保不給付,1罐約4,000元。蕭小姐一時不知如何反應,只認為既然有助復原,不妨試試。

走出診間,護理師拿著門診表叮囑她下次看病改約診其他醫師。她當時沒意會過來,第二週又準時向同一醫師報到,結果醫師又拿出另一罐膠囊跟她說:「你現在這個階段,可以改吃這個。」又是3,000多元的自費品項。她有點遲疑,但又不善拒絕,再次乖乖掏錢。

這次出診間,護理師生氣地對她說:「你怎麼還來?不是叫你約別診了嗎?」她才意會到護理師先前的用意。「回想起來,這兩次結帳,也都不是在藥局窗口領藥的,」而花了數千元,究竟病有沒有比較快好,蕭小姐也無從比較。唯一確定的是,再沒有第三次了。

蕭小姐發現,就算時光倒轉,她好像也不知道當下能做些什麼。不想成為冤大頭,究竟該怎麼辦?

其實,遇到疑慮時,有一些原則可以參考:

1》若醫生只強調自費好 最好再三思考、尋求第二意見

(圖片來源:陳德信)

自費是否一定比較好?醫師多認為,應視病人體質狀況及日後生活功能的需求判定。也有醫師比喻,就像爬山,健保跟自費的路都能抵達山頂,只是路徑難度、舒適度、耗費時間會不同。貴也不一定等於安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骨科部副部主任牛自健說,很多病患以為用自費醫材,手術結果一定較好,其實兩者都可能出現併發症或失敗率。同樣新手術,醫師技術、經驗不同,結果也不盡相同

因此,如果發現溝通時,醫師對健保隻字不提、開口閉口只提及自費選項,或將自費好處、效果講得非常完美,不妨就稍微保留。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一般牙科主治醫師張晏祥相信醫師多會為病患利益著想,但有疑慮時,建議找另位醫師尋求第二意見,或自己也做點功課。好比同樣補牙,一位醫師說用銀粉、樹脂即可,另一位醫師說得用自費嵌體方式;或者明明做固定式假牙即可,但另一個醫師卻推薦你做高價植牙,兩者價格天差地遠,這就值得多方詢問。「因為資訊落差,醫生想賺病人的錢,太簡單了,」一位不具名的醫師說。

此外,由於同樣的特材,各家醫院可能定價不同,如果很想知道費用是否偏高,健保署製作的「自費醫材比價網」提供常見醫材在各家醫院的費用查詢功能,但需鍵入完整醫材名稱,民眾查詢前建議問清楚品項名稱。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59期

延伸閱讀:

開刀被問加價購,該不該買? 2020最強自費醫療懶人包

自費選項一定比健保的好嗎? 7大觀念一次釐清

台灣洗腎人數破9萬! 「最燒健保費疾病」前10名公開

不是變相的紅包!「非值班時間醫師出勤費」應由病人自費的4個原因

帶爸媽看病 5件事若醫師忘了說明...一定得主動問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