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三和實小多元展能 化身小播客向世界說故事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航海王大聲公」,學生化身小播客,將各領域學習成果錄製成廣播劇,上架Podcast平臺,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

為讓學生有多元展能的機會,臺東縣太麻里鄉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規劃「STREAM航海王大聲公」,將各領域學習成果編排成廣播劇,由小朋友獻聲,化身小小播客,錄製、剪輯後上架Podcast平臺,透過網路讓聲音傳遞到全世界,每個小朋友都能當幾分鐘網紅,展現自我。

 

「各位好,我是大正,今天來逗樂大家。」「各位好,我是小歪,今天來弄哭大家。」出自三年級國語課本中的相聲段子「唱反調」,小朋友將課文內容編排、錄製成廣播劇,展現學習成果,飾演小歪的學生尤奕勛說,「要變聲,變成類似小歪的聲音,要很搞笑!」

 

先順稿,再揣摩聲調,問答互動時,小朋友不僅要理解自己負責的句子,也要記下別人的句子,相互配合,才能順暢完成錄製,若有人NG要耐心等待,彼此之間也會適時給予正向建議,四年級導師李思儀說,「知道要播給大家聽,小朋友會自動矯正發音,也發現原來透過機器重現自己的聲音,也蠻好聽的。」

 

三和實小在每週學生晨會分配各班安排學藝活動,「廣播大聲公」就是其中一項,將小朋友閱讀到的書籍、故事或課文,編寫成廣播劇,再以平板錄製、剪輯,也有班級將探索體驗課程中學到的技能與知識,以播報方式呈現,今年在資訊老師協助下,將小朋友的聲音上架Podcast平臺,與更多人分享。

 

資訊老師李書瑜說,從網站後臺發現,包括英國、瑞士,美國、日本和馬來西亞各國,都有人點閱學生錄製的節目,小朋友的聲音透過Podcast平臺串流向全世界播送,也讓小朋友知道,「我們做這件事情其實可以跟國際交流互動。」

 

三和實小推動STREAM教育,結合資訊課程,以自媒體的方式讓孩子展現學習成果,曾製作過廣播節目的教務主任陳君涵,將經驗與全校師生分享,共同打造「航海王大聲公」,她說,既使沒辦法參加競賽,或是不敢站上舞臺的小朋友,透過廣播,也能夠有展現自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