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打擊群前往亞太的戰略考量

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在戰艦群的陪同下啟程,開始了一次世界之旅。

英國皇家海軍說這是最近多年來英國海軍派出的最強部隊。

本次的艦隊,被命名為「航母打擊群」,被英國政府視為「英國走向全球」的象徵,也是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承諾恢復英國海軍作為歐洲最重要海軍力量並結束他所稱的過往「退縮時代」的證明。

這是「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首次出行。在此之前,約翰遜首相5月22日上午視察了停靠在朴茨茅斯海軍基地的航空母艦 。

但是,航母的這次世界之旅是為了顯示國力的強大,還是一次搖旗吶喊的練習呢?

航母繞著地球走半圈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呢?

在接下來的28個星期裏,航母打擊群將航行26,000英里,這比整個地球赤道的距離還要遠。

「伊麗莎白女王號」將首先駛入地中海。從那裏,F-35噴氣式戰鬥機將從艦上起飛,從伊拉克上空對「伊斯蘭國組織」進行空襲。

這將是「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首次作戰行動。英國皇家空軍在過去7年中一直從塞浦路斯的基地出發執行空襲伊拉克「伊斯蘭國組織」的任務。

更有爭議的行動是隨後航母將繼續向東。打擊群將駛過蘇伊士運河,經過印度洋,再進入菲律賓海。

航母計劃沿途停靠包括阿曼、新加坡、韓國和日本在內的一些港口。

與美國一樣,英國正在對中國的崛起作出回應。但與美國不同的是,英國的影響力較小,相匹配的資源也較少。

在英國的外交政策方面,這意味著要把重點向亞洲相對更加「傾斜」(tilt),而不是美國所說的「轉向」(pivot)。


航母打擊群的組成

「伊麗莎白女王號」將由兩艘皇家海軍護衛艦、兩艘驅逐艦、兩艘補給艦和一艘「機敏級」潛艇陪同。

打擊群中還包括一艘美國海軍驅逐艦和一艘荷蘭護衛艦。

但航母上的美國噴氣式戰鬥機數量超過英國:共有10架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戰鬥機,而英國只有8架。

英國政府堅持認為,有盟友加入戰鬥群展現的是實力,而不是弱點。但這也表明,英國的武裝部隊如今規模較小,能夠獨立完成的任務較少。


該打擊群還將駛過中國一直宣稱有主權的南海。

不過,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堅稱,英國此行並不尋求與任何國家「對抗」。相反,他說航母群是要去行使航行自由的權利。

2018年英國皇家海軍軍艦「阿爾比恩號」(HMS Albion)故意在有爭議的西沙群島附近航行,引起了北京的憤怒回應。這一次,類似的情況應該不會重演。

這些敏感問題突出了英國對華政策的模糊性。英國政府說它仍然希望與中國的關係,無論是在貿易還是很多其他方面都是建設性的。

在英國國內,兩位曾經負責國防事務的前官員對政府決定派遣航母打擊群向東航行提出了質疑。

尼古拉斯·霍頓勳爵最近在英國議會表示,「要尋求與北京彼此接納這不一定最好的辦法」,而大衛·理查茲勳爵說,英國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離本土更近的地方,「放在北約和歐洲-大西洋地區」。

航母促進貿易

但這次的海軍行動還關係到英國希望促進與沿途國家的貿易和加強彼此外交關係。

在海上,它將與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等盟友進行軍事演習。在訪問港口期間,「伊麗莎白女王號」將成為一個海上浮動的巨大貿易和外交代表團。

用英國皇家海軍司令托尼·拉達金上將的話說,「哪裏有海軍哪裏就有貿易,哪裏有貿易哪裏就有海軍」。

他說,航母此舉表明英國海軍正在「為英國揮舞旗幟,推進首相關於『全球英國』的願景」。

外交舞台劇

有人認為,要向中國發出強烈的信號,可能有比派遣航母更好的方式。

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RUSI)的軍事科學主任彼得·羅伯茨博士(Peter Roberts)說,與其派遣航母參加這樣「可以預測,既長時間又緩慢」的行動,不如派遣兩艘獵殺型潛艇。

在他看來,如果潛艇向北出發,經過北極冰層下,突然出現在太平洋上,這將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挑戰行為產生更大的影響。

不過,前英國國家安全顧問彼得·裏基茨爵士(Lord Peter Ricketts)認為,將航母派往東方作為「與盟國密切合作的象徵」仍然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除此之外,這也是為了顯示對皇家海軍兩艘新航母巨大投資的回報。但是,他補充說,「這次的行動,更像是一場外交舞台的表演,而不是為了顯示軍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