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如何面對眼前的灰犀牛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明年元旦,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將開放進口。台中市長盧秀燕16日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時,當面表達台中市議會、市民拒絕萊豬立場。直接而忠實表達多數台灣民意,卻引來綠營群起圍剿,AIT則發出聲明,「所有美國出口產品遵循最高且符合證據的標準,政治人物散播不實資訊並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對所有人無益。」

不過,另一位被衛福部認為「散播不實資訊」的精神科名醫蘇偉碩,下場就不只是承受挺萊豬集團的口誅筆伐,而是直接被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46之1條,「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予以告發,因而遭到警方約談,將面對最重可判3年的刑事責任。

一個是民選的首長,向美方表達地方單行法規明訂,所有豬肉生產、製作、進口都不能使用含有萊克多巴胺,以及地方民意很明確的意向,不希望市府改變法令或解禁的立場,當中的內容何者屬於「不實資訊」?還是美國人把不喜歡聽的、不接受的內容,都認為會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

另一個是精神科醫師,就其專業提出瘦肉精對人體會造成傷害的質疑,如果吃萊豬對人體沒有傷害之虞,為什麼可以同意禁止在學校營養午餐使用?盧秀燕和蘇偉碩各自扮演他們應該扮演的角色,捍衛人民的權益;反觀衛福部不能保證萊豬絕對安全,卻在一個公共政策,尤其是攸關食品安全的議題上不願察納雅言,且傾全力打壓不同聲音。

所謂「假消息」,必須具備「出於惡意、虛偽假造、造成危害」即惡、假、害、三條件,而不是和「官方」意見或立場相左的就是「假消息」或是「不實訊息」,否則這與北韓等集權國家何異?如果挑戰萊豬安全問題,官方就可認定是「謠言」、「不實資訊」,這難道不是威權、一言堂?不是台灣言論自由與民主制度的倒退?

食安法立法意旨,在第一條就載明,「管理食品衛生安全及品質,維護國民健康」。目前全球目前雖然約75個國家,包含CPTPP國家,如澳洲、紐西蘭、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香港、越南,及日本、南韓等,都已經開放萊豬進口;但還是有包括俄羅斯、中國,以及歐盟等,大約160個國家禁用萊劑,原因當然是安全上的考慮。

既然沒辦法證明完全無虞,在「維護國民健康」的最高原則上,本來就沒有開放進口的理由。對萊豬安全性提出質疑,出發點乃基於維護國民健康,如何「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如果說人民有些許的恐慌,追根究柢應該是此一政策造成的,決策者應該透過溝通減少這些恐慌,反而選擇壓制不同意見一途。

即便政府有其經貿或外交上的壓力,或許如傳言簽訂貿易協定交換籌碼,但溝通仍是上策。誠如蔡英文總統說過,要有更寬廣國際經貿空間,就必須要採取積極的態度,來解決跟其他國家的貿易問題;台灣是一個自由市場,美牛美豬的開放,是讓市場多一個選擇,並不是要求國人一定要食用。既然讓國人多一個選擇,更充分,更多元的資訊,尤其是專家意見應該完全呈現在言論市場,作為人民選擇的依據才是。

包括《美麗島電子報》等不同媒體所做的民調都顯示,台灣有6成,甚至7成民眾反對政府進口萊豬;而長期追蹤也顯示,蔡英文與行政院蘇貞昌的滿意度與信任度也因此下挫。《遠見》最新公布民調,蔡英文雖然滿意度仍達54.6%,但蘇貞昌的滿意度為44.3%,低於不滿意度為45.1%。

金融圈經常會以「黑天鵝」(black swan)形容發生率極低、不易被發現或預測的風險,而以「灰犀牛」(gray rhino)極可能發生、影響巨大,卻被忽視的威脅。危機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且遠遠就能看見,因此經常不太在意,一旦狂奔而來,卻往往令人猝不及防。萊豬進口已然是蔡政府的「灰犀牛」,引發爭議不只是民生科學問題,忽略與處理失當,只會讓這把火越加不可收拾。

【作者 王正寧/媒體工作者,曾任自立、聯合、中時報系,主跑國會、黨政新聞,並兼任大學講師】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