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當外送員5】平台經濟帶來的好與壞

我還記得某個很不順的一天。

因為找不到客人,打了好幾通電話,直接吃掉我接下一單的時間,半途又遇到下雨,慌慌張張地把雨衣穿上後,抵達定點,又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找路。最後打開保溫箱要拿餐點給客人時,發現醬料包被擠破了,只好不斷向客人的臭臉道歉。但重要的是我身上沒帶紙巾,保溫箱裡全是潑濺的醬料。

我暫時下線,考慮著今晚要怎麼辦。我已經上線 2 個小時,實際上才完成 3 張訂單,實在很不划算。我可以去超商買紙巾把保溫箱清潔乾淨繼續跑,也可以就這樣打道回府。

我傳訊息和主管報備,告知他現在的情形,順便抱怨今天遇到的各種衰事,想合理化只送了 2 小時就下班的行為,同時慶幸這真是一份不錯的兼職,我可以隨時決定上下線,沒有人會逼我回去上班。但主管傳來訊息:「你要想想,如果今天這是你唯一的一份工作。」

我瞬間感受到自己擁有的選擇權。這只是我(為了工作)的兼職,但其實有蠻多人靠這份工作餬口,就我們自己做的問卷調查(註1),全職(每日平均工時超過 8 小時)的外送員將近一半,但這些人的勞動保障卻和只做每日只工作 1 小時的人無異。

臺灣也邁向零工經濟?

臺灣也邁向零工經濟?
臺灣也邁向零工經濟?

國外通常會用「自營作業者」數量當作指標,不過臺灣十年來的自營作業者數量沒有明顯變化,但「部分工時」工作者的數量卻節節攀升。

傳統的部分工時和新興平台經濟間,出現了衝突。

張光銘(化名)過去是有勞健保的麥當勞外送員,因為收入較高、時間又較彈性,他轉來做 Uber Eats 的外送員。他提到,因為外送平台的崛起,麥當勞單量降了三分之一,因此砍了很多外送員的班,把人力外包給更彈性的承攬員工來「待命」。

我曾在外送的時候遇過一個穿著麥當勞制服、背著戶戶送背包的外送員,他就是被公司派去麥當勞待命,沒有單的時候就接戶戶送的外送單,其他時間就駐點在麥當勞。

談起勞動權益問題時,不只一位外送員這樣回答我:「想要勞健保,就去送麥當勞歡樂送啊」,但光從麥當勞實際的演變就可以發現,這條退路未來可能會直接消失,彈性工時、大量外包的工作只會愈來愈多。

這份工作也承接了某種就業困境下的人,「比較殘酷的是我身邊有愈來愈多朋友,做業務的、炸雞排的,都跑去做外送員。大家都在某個很貧窮的狀況下、或是工作的過渡期,去做這份工作,三不五時就有人去做,就像酒店小姐或粗工,只是這兩種都需要特定條件,沒有這個條件的,就去做外送員。」柯志明說。

許誌宜在國外做過航空業、服務業,但歸國之後卻仕途不順,「因為在臺灣沒有很豐富的工作履歷,工作並不是那麼好找。」

「遇到很多同行都是因為找不到工作,不代表他不優秀,是工作履歷沒那麼漂亮、或是人際性格不適合有同事,這種工作對他們是很大的幫助。也遇過單親媽媽帶著小孩去送,這份工作真的幫助很多弱勢。」許誌宜說。

「很多人對這份工作有歧視。覺得是低等工作,一定是找不到一班的工作才來做,但其實很多都是工程師放假來兼職。」除了常常遇到大樓管理員冷眼或是不屑地丟押在那裡的鑰匙、證件,「有一次送給學校老師,小孩就在旁邊寫作業,他當著我的面說,『你不好好唸書以後就會變這樣』,但那間學校剛好就是我的母校。」

「如果我沒有穿制服,可能會想回嘴說,我就是這間學校畢業的。我有唸大學、有唸研究所,我只是暫時找不到適合我的工作,請你尊重社會上的每一個人」。但許誌宜穿著制服,不能跟客人有爭論,放下餐點就走了。

也有許多人是真的需要這份收入。訪談過程中,其實還沒談到「勞健保可能會讓給付的工資減少」,他們就先提到想離開的念頭,平台招募的外送員愈來愈多,實際的收入已經愈來愈少。

「作為一個酒店從業者,我完全理解這種東西不會因為法規限制而完全消失,就像現在有很多白牌車,如果外送員不合法了,一定還是會以其他方式存在。」柯志明說,「法規更嚴格阻擋,外送公司調整營運模式,那像我這樣的人,為了兼職,就是會去做白牌外送囉。」

多數的人是因為好賺而踏入,當薪水不如預期,或是工作不再彈性,他們就會去找其他的兼職來做。

但只有「這樣的人」會落入這種處境嗎?撰寫《沒人雇用的一代》探討零工經濟的作者詹姆斯(James Bloodworth)採訪了英國大英獨立勞工工會的秘書長摩葉里,問她為什麼顧客也應該關心 Uber 司機和餐點外送員的權益問題?摩葉里的答覆讓他難以忘懷。

「如果我們不及早根除這類問題,隨著零工經濟型態不斷發展⋯⋯明天我們可能一早醒來,就發現再也沒有任何勞工權利了。」她說。

這樣的未來會很遠嗎?回到自身,我想到兩年前,臺灣最大的平面媒體《蘋果日報》鼓勵員工成為自由供稿者,成為公司的「外包」人力。

這一趟田野之旅,讓我真正認識到的,是這群因為貧窮而在法規之外四處流動的人,替我們率先演示了未來的模樣。如何不以保護之名扼殺這些人,甚至是我們所有勞動者生存的機會,才是法規面對所謂的「新創產業」最大的挑戰。

註 1:​​我們收到了 139 份外送員有效問卷,有 65 位每週外送工作的工時大於 40 小時。

此報導在採訪過程中蒐集大量外送員訪談,因篇幅限制未能放入,READr 已將這些材料、平台業者的完整回應、以及兩份針對消費者、外送員的問卷一併公開,歡迎有興趣研究此議題者自行利用。少部分以上班時間田野所獲得的酬勞(約新台幣 2600 元)已捐給慈善團體(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看完整專題:《記者來當外送員:開箱美食外送秘辛

更多 READr 讀+ 報導
【記者來當外送員4】外送員最害怕的事:車禍
【記者來當外送員3】外送員管理制度?仰賴檢舉和評價
【記者來當外送員1】開箱美食外送秘辛!如何成為外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