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想讓台灣在第一戰就成為廢墟?

日前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兵棋推演中共2026年入侵台灣,結果是解放軍戰敗,台、美、日聯軍慘勝。兵推估計解放軍將有1萬人戰死,損失155架戰機、138艘大型船艦。美軍兩艘航母與10到20艘大型水面戰艦被擊沉,3500名美軍戰死。參戰的日本折損100多架戰機和26艘船艦。台灣軍隊則有3500人傷亡,26艘驅逐艦和巡防艦全部被擊沉。

這不是CSIS第一次的台海戰役兵推,但卻是最廣泛的一次。他們以「下一場戰爭的第一戰」為標題,模擬了24種戰況,凸顯兵推結論的說服力。CSIS是美國重要智庫,可以理解這份兵推報告對美國聯邦政府、國會決策產生的重大影響。

但就是因為這個兵推很重要,讓我們有點擔憂美國可能搞錯了重點。西方式的線性思維並未考慮到東方戰略文化,中國人一向推崇《孫子兵法》的「兵者詭道也,故能示之不能,用示之不用」的反向思維。CSIS以解放軍攻台,拒止美、日軍介入為基本想定,但這種解放軍稱為「阻援打點」的打法並不一定是必然選項,還有另一種更積極的「圍點打援」。如果解放軍對台灣只圍而不攻,反而全力打介入的美軍,請問美國怎麼辦?

解放軍如果渡海攻台,不僅要打風險最大的渡海作戰,還要打最耗兵力的登陸作戰;如此從寬來算,至少需要100萬兵力才有勝算。而解放軍總兵力才200萬。中共會孤注一擲,不顧其他方向的國防需求,動用總兵力的一半來打台灣?如果會,那就是腦袋壞了。

CSIS的兵推不合理,參數設定有誤。解放軍如果硬攻台灣,國軍打光所有船艦,力阻解放軍登陸,最終成功「遏制解放軍登陸後建立的灘頭堡」,雙方傷亡合計就要超過10萬,陸軍犧牲慘重的代價,此時美軍再介入是要幹什麼,搶功勞嗎?

中共動武的更佳選項,是以一部拘束國軍,主力打擊美、日援軍的「圍點打援」。如此可將國軍20萬大軍限制在台灣島,只要針對50萬美日聯軍即可。而且日本會不會出兵配合美軍作戰?還是未定之數。

《美日安保條約》雖規定受到軍事攻擊時雙方將相互協助,但介入台海戰爭是否可排除日本憲法第九條禁止派遣部隊至海外的限制,還有爭議。而且就實務來說,台灣被拘束在第一線外,日本就變成第一線。扮演消耗解放軍戰力的角色實在太沉重了,日本願意嗎?

如果日本遲疑,那解放軍就只要對付26萬的太平洋美軍。如此前進部署在琉球、關島的3萬多美軍就等同人質;解放軍將以主場優勢,好整以暇地等著從數千公里之外的夏威夷、美國西岸奔赴而來的美軍自投羅網。

明眼人都知道,美軍雖然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武力、最先進的軍事科技,但絕大多數武器載台已經老舊不堪,而且隨著時間過去,愈來愈老舊。想要在20年內更新1萬多架戰機,200多艘大型戰艦,那是不可能任務。解放軍雖然經驗不足,在新武器不斷出台下出現「裝備等人」的怪象,但隨著時間過去,經驗將愈來愈豐富,戰力也會愈來愈強。時間是站在中國這一邊。「美中競爭」最後會不會以戰爭來論輸贏,誰也說不準。

因而台灣戰略學者必須擺脫以往台海衝突是國共內戰延續的陳舊思維,改從「美中競爭」架構,去理解未來可能發生的台海戰爭。如果美國真如CSIS兵推的標題,將其設計為「下一場(世界)戰爭的第一戰」,那麼誰讓台灣在第一戰就成為廢墟,誰就是台灣的歷史罪人。(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