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德國社會普遍存在對亞裔歧視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0年秋季,柏林自由大學、洪堡大學和德國融入與移民研究中心(DeZIM)以“德國新冠危機與反亞裔歧視”為主題開展了一項有數千人參與的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一半的亞裔受訪者本人在新冠疫情期間有過遭歧視經歷,其中一成甚至遭肢體侵犯。而在一個規模800人的群組中,15%的人認為,新冠流行的責任在亞裔。

對700名來自亞裔移民家庭的受訪者的不具代表性的問卷顯示,49%的人在新冠疫情期間有過遭歧視的經歷。其中有姿態上的暗示(74%,比如在公交車上換座位),言語上的攻擊(62%,比如被罵“中國病毒”)和肢體暴力(11%,比如被吐口水、推搡、噴消毒劑)。27%的人表示,曾在公共服務中被排斥,例如得不到就醫預約。

參與調查的政治學者Christoph Nguyen指出,新冠疫情使德國社會本已存在的對亞裔的排斥得到凸顯。此次問卷對“亞裔”這一概念的理解定義是,從外貌上判斷來自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人。報告作者認為,反亞裔種族主義在德國社會普遍存在。

隔閡與偏見

調查顯示,盡管亞裔移民社群在德國落戶生根已經數十年,但對一些德國“本地人”來說,這仍是一個另他們“費解”的陌生群體。

問卷中的一個問題是:能否設想與亞裔建立密切關系?在自視為“白人”的受訪者中,超過10%的人承認,對一個亞裔成為自己家庭一員會“感到不舒服”;近5%的人表示不太情願與亞裔為鄰;4% 的人表示會對身邊有亞裔同事感到不爽。

在規模800人的白人小群組中,有17%的受訪者認為,生活在德國的亞裔在教育子女時傳授的價值觀和技能“與在德國成功生活所必須具備的有所不同”;12%的人認為,即便與亞裔成為好朋友,也永遠不可能與之建立親密無間的關系;9%的人認為,亞裔來自不夠發達的文化背景,因此生活境況趕不上大多數德國人。

歧視亞裔現象亟須關注

問卷報告作者指出,德國社會對亞裔的偏見充滿矛盾、甚至背向而行。亞裔一方面被視為勤奮的“模範移民”,另一方面卻無法擺脫特定的刻板印象,被視為對社會的潛在危險。

正因如此,很多德國人並沒有意識對亞裔面對的歧視。這方面的調查研究也幾乎是一片空白,尤其是從亞裔當事者的角度。德國移民心理社會健康促進協會(GePGeMi)2020年發布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73%的亞裔受訪者表示,亞裔在德國社會受到歧視,而非亞裔受訪者中,只有42%的人這樣認為。

參與柏林兩所大學問卷項目的德國漢學家Kimiko Suda(須田貴美子)幾周前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在新冠爆發之前,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常常被人所忽視。這和歐美一些國家人們對亞裔的一種主流看法不無關系。“亞裔被看作是移民中的典範,很勤奮,不惹事端,但同時也常常被看作是悄無聲息的、被動的、不會還擊的群體。所以我認為,這也導致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當涉及種族主義問題時,例如與反黑人或反穆斯林的種族主義相比,亞裔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根本沒有列在議程上。”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署公布的2019年的數據,目前生活在德國的有亞裔背景的移民有110萬。其中70%是本人移民德國,30%的人在德國出生。從人數上看,排在前三位的來源國是越南、中國和印度。

來源:明鏡在線,mediendienst-integration.de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