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二手貨賣到股票上市!臉書、Amazon也參戰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Peki/大齡女子的海外生活觀察室

在台灣,說起家中用不到的東西,通常你會怎麼處理?送親友、捐出去,還是直接當垃圾丟了?比較有價值的手機、電器或名牌衣物,或許還能去二手商店脫手變現,但那些大型傢俱、衣服、餐盤杯具以及價值不高的擺設,好像就只剩默默處理掉的命運了。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有趣的美國二手市場:美國的二手交易與台灣相比,是個頗具規模且行之多年的成熟市場環境。幾乎任何你想得到的東西都有二手貨,而且不論網站、手機 App、實體店舖或自家後院的車庫拍賣,都有各自的擁護者。

尤其近 10 多年來網路交易盛行後,二手交易更跨越了地域的限制,也加速了商品的資訊傳遞及流通速度。許多人看好這商機龐大且仍在快速成長的市場,2011 年甚至出現了一家專做二手奢侈品交易的新創公司「The RealReal」──它還在 2019 年 IPO ,成為納斯達克(NASDAQ)的股票上市公司!

根據美國最大時裝寄賣平台 thredUP 最新發布的《二手銷售報告》(2020 Resale Report):2019 年全美二手銷售已創造了 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100 億元)的市場;該報告並預測,在 5 年後的 2024 年,二手市場的規模更可能高達 360 億美元。

「二手貨」背後的商機如此龐大,也難怪各種商業模式會隨科技進步不斷翻新。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美國常見的二手交易模式吧:

庭院拍賣、車庫拍賣是美國社區生活常態

在最一開始,美國所謂的「二手市場」,指的就是各家各戶的「庭院拍賣、車庫拍賣」:

在美國生活一陣子的人都知道,如果家中有不用的東西,常常會直接放在家門庭院前,寫張 “FREE” 的紙條貼在上面,路過的人看到喜歡就可以自己帶走。這種情況在我家附近的社區,幾乎天天都可以看見。

而如果要搬家或「大清倉」,美國人喜歡在自家庭院的草坪上攤張墊子、或把車庫門打開擺張桌子,把這些要便宜變現的家居用品通通擺出來。到了週末在住家附近掛上「Yard Sales/Garage sales」的標誌,就會有人上門了。

這類的「拍賣商品」通常以衣服、較舊的傢俱、庭院用品、杯盤或小孩子的用品為主。雖然品質參差不齊,但由於標價便宜還可以談價,因此有些人特別喜歡前去挖寶。

近年借助網路的力量,美國甚至出現了專門服務「庭院 / 車庫拍賣」的網站平台,讓賣家登錄自家的拍賣活動,買家則可在手機地圖上查看所有登錄的拍賣活動,自由選擇有興趣的參加。

專門的二手網站及 APP ,讓二手買賣變得更容易

在行動網路開始普及後,自 10 年前左右開始,美國的二手交易平台及不同的商業模式更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冒出。像是 Craigslist, Offer Up, Letgo 這類 APP,可以讓消費者利用關鍵字查詢住家附近接受 Pick up 的二手商品,也可以買到從美國各地郵寄來的二手商品。

而這些商品包羅萬向,從沙發、燈具、保養品到電腦零件⋯⋯等,通通都有可能出現。連我來美國的第一輛車,也是在 Offer Up 的平台找到的呢!

這些平台為何大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介面清楚、操作容易,每個人都可以輕易拍照後上傳說明,立刻變成賣家。很多簡易刊登的功能都不用付費,再加上這些平台的流通性高,熱門的商品很常不到幾小時內就被搶走,對於初次想脫手家中舊物的人來說,是個很容易入門的平台。

再加上美國第三方支付(保證買賣雙方銀貨兩訖)的金融業務也在此時加速發展,降低了 C to C (顧客對顧客)交易的風險,讓市場接受度更高。

而在這些 APP 的客群漸漸穩定後,新的商業模式也應運而生:近期就出現有專門以這些手機 App 平台為通路的商家,透過在平台中廣告,販賣全新未拆封的商品──產品定價則比市價便宜、比二手貨貴。目的在吸引一些「原先想找二手貨撈便宜,乾脆加些預算買新貨」的消費者。

社群網站龍頭加入戰場:海外留學生的省錢選擇

與手機 APP 差不多同時間興起的,還有臉書(Facebook)推出的社團功能。當時在美國,就出現了許多不同地區的「二手交易社團」──美國地大,且運費及人工昂貴,因此許多人在搬家時,便利用此類社團進行 Leaving Sale 大拍賣。

尤其是知名學府附近的區域,常有學生搬入搬出,許多二手傢俱及生活用品都可以在特定區域為交易範圍的專屬社團中尋獲,這些社團大多也以「自行取貨」、「便宜脫手」為宗旨,因此很受學生們歡迎。

臉書注意到此趨勢後,便推出了 Marketplace 的二手交流平台新功能,甚至還一併整合了租屋市場,增加使用者的平台黏著度。

由於臉書的用戶基礎極其廣大,且使用者不限美國人,各地消費者若有二手交易需求,也無需重新適應其它平台操作。因此在這家社群媒體加入「二手戰場」後,無形間也擴大了這整個產業的潛在市場規模。

電商龍頭也跟進,推出「品質保證」的二手貨交易

前面提到的幾種模式,都比較像「舊物出清」的拍賣模式,但由於貨源視賣家而定、品項不齊且品質難以保証,因此若想買特定商品或有品質保証的二手貨時,Amazon 上的二手交易就成了一個好選擇。

在美國的 Amazon 網購商品時,有時會發現商品欄位上有個 ”Buy Used” 的選項──沒錯,這就是前任買家退貨、商品外觀非新品,或官方再次整理後售出的二手產品。

由於 Amazon 網站已是全美最大的消費購物網站,加上其販售商品可以不說明理由就退貨(可能依不同國家有差異),因此必然也會有「無數的」退換貨商品、及「仍有剩餘價值的商品」需要別的流通管道。

Amazon 官方的二手商品網站(Amazon Warehouse deals)因此成立:為了讓消費者降低看不到二手商品狀況而退卻的疑慮,他們將二手商品的狀態分成 5 個類別,從 New, Like New, Very Good, Good 到 Acceptable,並針對每個產品標明細節,如:「外包裝壓壞」或「外觀略有磨擦、但功能正常」等等。

由於價格相對新貨便宜,且經過 Amazon 的品質檢驗,較不用擔心售後問題,加上美國人本來就較能接受二手市場,這類由大型購物平台自建的二手交易平台,也為眾多消費者所接納。

高級奢侈品的二手平台,成為資本市場新寵兒

聊完各大二手交易網站後,最後一定要跟大家介紹這個頗具市場話題,且仍在成長發展中的「二手奢侈品寄售平台上市公司」: The RealReal ──這間總部位在舊金山的公司於 2011 年成立,創辦人是位 60 幾歲的女性 Julie Wainwright,她過去已連續創業多次,成功和失敗案例都有。因看見朋友轉賣高級品牌,又興起了這個創業念頭。

近年來由於美國「二手市場」當道,市場上也有許多專賣特殊品項的二手交易網站興起,但說到能將二手市場做到「公開上市」,目前也只有 The RealReal 率先做到了──The RealReal 因為找到特殊領域(高級品牌流通)的需求,被許多投資人看好,募資到 3 億美元後,在 NASDAQ 掛牌成為上市公司。

其網站運作的方式與獨特利基,在於「買賣雙方都直接與平台交易」,同時平台聘雇了寶石、手錶、藝術品⋯⋯等的專業鑑定團隊,並提供到府收貨等安全便捷的服務。

由於高級品牌商品的二手交易,顧客最重視的必然是買到「正品」與否,The RealReal 主打「鑑定團隊認證」、「保證真品」,遂逐漸吸引到一群死忠客戶,願意相信在這個平台上進行高價交易。

The RealReal 的竄紅與爭議:精品品牌告上法庭

但漸漸的,隨 The RealReal 與類似的平台不斷成長,高級精品品牌(如 Chanel、LV、Prada 等)紛紛跳出來,表明他們並不認可 The RealReal 的「認證」:這些品牌通常擁有自己的商品鑑偽團隊,因此不認為 The RealReal 所謂的「專業鑑定團隊」具備同等公信力、同時網站上的精品品牌名稱亦非經過官方授權。當中尤以香奈兒(Chanel)接連控告 The RealReal 販賣假貨的新聞最受矚目。

近年來,該平台更是假貨爭議不斷、甚至被前員工在媒體上爆料「絕非所有精品都經過認證」,也有越來越多消費者給予這個網站不佳的回饋。近年其營收雖然亮眼、但仍有不少虧損。2020 年該網站近幾個月的營收,保持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的水準,未見明顯成長。

但這種種來自國際精品的壓力與爭議,顯然並未影響「時尚精品二手交易」的市場持續擴張、和部分機構投資人的信心:與 The RealReal 性質相近的二手平台商還有 Poshmark、ThredUp 等,它們分別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各自獲得大量資金挹注,也均以 IPO 為目標來勢洶洶。

短期內,二手交易平台的趨勢看來是無人能擋了。

尋找台灣在地化的「二手商機」

買賣二手商品,是美國人相對台灣較能接受的消費模式,近年來尤其成長快速──從 2016 年只有 45% 的美國女性已購買過或願意接受二手商品,到 2019 年比例已經超過70%以上。

再加上因為今年疫情衝擊,許多人更願意購費二手商品以樽節家用。這點在各類二手平台上的交易量均大幅成長上,明顯可見。THRED UP 二手平台商表示,在美國疫情高峰的 5 月份,平台更創下歷史新高的瀏覽量。

隨著科技的演進與需求的變化,許多我們以往不曾想過的商業模式,如今紛紛成為主流──美國的二手市場從私人的「車庫拍賣」演進到規模化、系統化的「電子商務」大餅、甚至催生了股票上市公司,這種事情恐怕是許多人始料未及的。

鏡頭來到台灣:目前台灣的二手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台灣的生活非常便捷且資源豐沛,人們購物習慣也多以新品交易為主,除了如二手車、二手精品等高價商品外,其餘的二手市場交易並不盛行,而後者的交易模式,也均以「現場交易」為主。

回想我自己在台灣生活時,購物也都是以買新品為主,來到美國初期時才因生存不易,開始思考「如何能省錢」後開始接觸二手市場──這時才發現,其實很多東西我不見得一定要買新的,對於好好愛惜身邊的物品多了一分自省。此後自己若有用不著的東西,也會讓它們加入二手市場,好找到下一任疼惜它們的新主人。

未來,或許台灣也將出現更具效率、可信度與規模的二手市場平台。畢竟二手市場也等於讓商品有被再利用的價值,除了保護地球環境、減少資源浪費外,這也是個好機會,讓人們藉此重新審視身邊事物對自我的意義。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賣二手精品賣到股票上市!商機無限的美國二手市場,臉書、Amazon 也參戰》,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時代的眼淚:柬埔寨金邊「日貨二手回收店」的興衰
衣服舊了、破了就是廢物?芬蘭人把它重新設計變成「高檔精品」

作者簡介:

Peki,土生土長台灣女子,打滾台灣人資、專案職場十多年後,一次自我探索的旅行,意外開啟在跨國軟體公司美國總部的人資職涯。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