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GDP迷思 OECD推經濟福祉指標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網路圖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網路圖片)


多位重量級經濟學家27日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中呼籲,應該改以經濟福祉(economic well-being)來衡量經濟成長,並主張目前只關注國內生產毛額(GDP)是不夠的。

OECD在一本由多位世界知名經濟學家共同執筆的書中表示,「要呈現福祉各面向,不能僅以描述市場經濟產出的GDP數字來表達。」「主觀福祉(subjective well-being)衡量方式對於評估非金錢支出以及公共計畫與政策利益是至關重要的。」

從厄瓜多、蘇格蘭到不丹及紐西蘭等國所採取的措施中,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在達成目標所採取的政策,「有助於恢復民眾對公共政策的信心,並相信公共政策能達成我們大家所在乎的:公平與永續的社會」。

「超越GDP:衡量經濟與社會績效表現的重要指數」("Beyond GDP: Measuring What Count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一書是集結包括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迪頓(Angus Deaton)、杜蘭德(Martine Durand)與皮凱堤(Thomas Piketty)等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影響OECD政策或在知名大學任教的經濟學家所撰寫的論文。

這些論文先前在韓國仁川舉辦的OECD統計學研討會中已正式發表,並提出一項「指標面板」(dashboard of indicators),以呈現一般民眾在一個完整經濟週期中所面臨狀況。

例如,局限於GDP和公共債務的衡量方式,無法讓決策者了解有關環境狀況、人口的總體經濟安全、對於政府機關的信任,或是對不同種族或種族群體的差別待遇等。

荷蘭政府和議會提出的「問責日」(Accountability Day)的概念,是在此書中提到的另一項頗受歡迎的倡議。

雖然這有時被視為「反成長」議題,但本書的作者們認為,若先前能使用更廣泛的經濟指標來處理十年前的「大蕭條」,「或許就很可能看到比大多數國家在金融危機後所實際表現的、更強勁的GDP成長」。

此外,經濟學家還敦促,應該將這些經濟指標細分為「年齡、性別、殘疾狀況、性別取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地位的分類,以說明群體在福祉結果上的差異」。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