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飆升的折疊屏手機,科技新貴還是土豪游戲?

整個2021年,智能手機廠商都過得提心吊膽。

藍海市場增量難尋,技術創新發展驅緩,在華為因被制裁而被迫讓出來的市場空間中,國內手機品牌更是捲了又卷,為了搶佔市場份額打得不可開交。越來越多的品牌“放下身段”開始強調性價比,連財大氣粗的蘋果也用“加量不加價”的iPhone13來“討好”消費者。與此同時,另一些玩家卻果斷地擁抱了高溢價的高端市場,三星、華為、小米都在年內推出了身價上萬的折疊屏手機,一時間,折疊屏技術似乎成為了手機廠商決戰高端市場的“定海神針”。

然而,折疊屏手機從來都沒有真正出圈,自2019年首款折疊屏手機發售以來,即使每次新品都賺足了眼球,但願意掏出錢包的人始終少之又少。可以任意彎曲、隨心延展的手機從來都是大眾對手機形態變革的終極想像,但體驗不佳、功能雞肋的折疊屏手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折疊屏到底是不是偽需求嗎?在更具科技感的元宇宙世界到來之前,我們或許要更客觀地看待處於技術發展中間環節的折疊屏手機。

01“一機難求”的折疊屏手機,到底香不香?

折疊屏手機到底香不香,在不同人眼中,這個答案可能大相徑庭。

不可否認的是,在近年來並無較大驚喜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折疊屏手機是關注度高、話題度強的一大品類,每次新品發布都會引起大眾熱議。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市場規模預計將較去年增長兩倍,達到約900萬部,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20 年的十倍。從數據來看,折疊屏手機毫無疑問地正處於高速爆發期。

從供應側看,市面上的折疊屏產品已經日益成熟,層出不窮的新品為智能手機市場注入了不少活力。在折疊屏手機市場中以88%的份額絕對領先的三星已經將產品更新至第三代,還獨創地拿出了豎折產品,在外形上開創了更多可能性。“國內一哥”華為則用技術取勝,雙旋鉸鏈設計帶來的“絲滑體驗”征服了一眾手機發燒友。此外,在創新上一馬當先的小米也積極佈局折疊屏賽道,並以一貫的“小米精神”將折疊屏手機的價位打到了9999元,OPPO、vivo也早已申請折疊屏手機商標,屢屢被傳將推出折疊屏產品。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湧入市場,多款折疊屏手機通通都在上市後立刻售罄,不少熱門款都需要加價搶購,在閒魚上,華為Mate X甚至最高被炒至10萬元。然而,雖然科技發燒友、商務精英和喜愛嘗鮮的有錢人願意為其豪擲千金,但折疊屏在更廣闊的消費受眾裡卻始終難以“出圈”。由於折疊屏手機通常技術復雜、價格較高,手機廠商不會大量鋪貨,一機難求的局面主要源於品牌量產不足。2020 年,全球折疊屏市場出貨量不到500 萬台,和近12.6 億部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根據2021年的預估出貨量測算,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只佔了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的0.6%,遠沒有進入主流市場。

02 折疊屏是偽需求嗎?

除了價格昂貴“勸退”了不少普通消費者,網絡上對使用體驗的大量吐槽也是折疊屏手機自上市以來備受爭議的原因之一。

由於技術發展尚未成熟,摺痕、易碎、漏液、黑屏等“硬傷”是消費者吐槽最多的地方。打開消費者投訴網站,針對折疊屏手機的投訴幾乎全部集中在脆弱的屏幕問題之上,並且無論三星、華為還是小米,都被認為換屏難、換屏貴、售後服務差,引起消費者大量不滿。

折疊屏技術對產業鏈要求高,所涉及技術細節也十分復雜,研發難度很大,更難以在短期內迅速完善及降低成本。折疊屏鉸鏈一共使用了超過100個零部件,既要保證手機在折疊後保持一定的R角,翻開之後又要保持平整。三星曾宣稱自家產品Galaxy Fold可以折疊20萬次,但據SquareTrade公司進行的屏幕折疊測試顯示,當折疊119380次之後,鉸鏈已經失去98%的阻尼感,一半屏幕停止工作。據報道,華為第一代折疊屏手機的換屏率高達50%,三星的折疊屏斷屏問題更是從未消失。上萬元買一台故障不斷、飛快報廢的手機,想必大多數人都會在“剁手”前有些猶豫。

目前看來,僅僅在屏幕大小上做文章的折疊屏設計價值大於實用價值。與在技術上的巨大難度相比,折疊屏似乎並沒有給智能手機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另一個充滿了矛盾的點在於,折疊屏手機形態與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期待實際上有所沖突,再加上缺少合適的消費場景,消費者實際上很難有較大消費需求。從大哥大到5.42 英吋的iPhone13 mini,手機自誕生以來追求的都是更輕、更薄、更便捷。體積大、重量高的折疊屏手機常常被戲稱為“板磚”,手上不好拿,兜裡也放不下,與消費者期待想去甚遠。

在應用場景上,折疊屏手機的方向始終不夠不清晰。雖然折疊屏手機成功將手機平板合二為一,但從長期發展來看,平板電腦本身的應用范圍都不算十分明朗。除此之外,比普通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加起來還要貴的折疊屏手機也讓它的大屏優勢在價格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03 柔性屏的未來,不只是手機?

既然費力不討好,為何還有一波又一波的手機廠商跳進折疊屏手機的戰場?事實上,即使在短期內難以達到體驗預期,折疊屏的未來卻大有可為。

各大手機廠商爭先入局折疊屏手機市場,其背後根源主要來自於智能手機行業日益劇增的增量焦慮。手機銷量持續低迷、消費者換新欲下降,是智能手機市場飽和後難以消解的現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用戶的換機時長已從早先的 18 個月延長到了 36 個月。全球智能手機行業仍處於疫情帶來的低迷期之中,手機廠商急需開拓出新的增長曲線,因此,吸睛力十足的折疊屏手機成為了一個重要方向。

在折疊屏手機領域佈局較早、產品較多的三星與華為,近年來都在市場波動中面臨著種種危機,三星手機在中國銷量慘淡,華為更是在制裁下艱難轉型。對這些廠商而言,它們更需要重新向市場證明自身的實力,用折疊屏手機為自身科技背書,並進一步為品牌帶來光環效應。

作為承載信息的載體,人們仍然痴迷於將屏幕變成和紙張一樣輕薄的存在,且可以像文件、報紙那樣捲起來帶走,這也讓折疊成了屏幕技術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階段。即使在應用上還存在種種難題,但在更高科技的產品出現之前,折疊屏手機是在未來幾年間手機形態變革的一大趨勢,提前佈局折疊屏市場,能為手機廠商帶來先發優勢,也為其在科技研發方面提前做好積累。除了三星是折疊屏手機賽道的絕對王者之外,華為的市場份額雖然排到第二,但也僅有10.56%,也就是說,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大部分折疊屏手機玩家實力相差不大,因此,手機廠商越早入局機會越大。

同時,高端市場帶來的高溢價能力是每個智能手機廠商都不會放過的金礦,折疊屏手機目前尚未進入主流市場,但關注折疊屏手機的消費者在購買力上十分優越,折疊屏手機所帶來的盈利能力同樣不容小覷。小米、realme等主打性價比的品牌,在沖擊高端市場時都選擇了折疊屏手機這塊陣地,不僅推動了“高高在上”的折疊屏手機身價更親民,也成為其打開高端市場的一塊重磅敲門磚。

更重要的是,與折疊屏手機相比,柔性屏技術本身發展空間更為廣闊。智能手機廠商此時的搶先入局並不僅僅拘泥於手機領域,未來一旦將柔性屏技術應用到智能生態多種設備之中,完整的智能生態環境才能最終得以實現。隨著元宇宙概念興起,VR設備、可穿戴設備、全息投影屏幕將成為智能設備下一個發展方向,屏幕將不再侷限於手機之上,智能手機的功能勢必將被弱化。然而,柔性屏的想像空間能有多大?無論車載顯示屏、智能手環、智能電視,甚至家具、衣服都可以搭載柔性顯示屏,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萬物互聯,柔性屏技術將是未來世界一項重要的基礎技術。可以確定的是,手機廠商競逐折疊屏的“醉翁之意”絕不止是智能手機這一個品類,將折疊屏技術應用至更廣闊的智能設備之中,才是這場智能生態爭奪戰的基礎。

04 結語

一項技術誕生之後,只有把它放入能夠解決我們真實需要的使用模式中去,它才真正具備了實用性和生命力。尚未進化至完全體的折疊屏手機還面臨著種種應用障礙,才因此難以迅速普及流行。不過,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智能手機一定會湧現出更多讓人驚喜的各種形態,折疊屏手機並非“失敗”的產物,它正像征著一場變革的開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錢皓頻道”(ID:qianhaoapp),作者:田簫,編輯:安吉拉,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