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多鏡頭成形 佳凌錢景俏

工商時報【王中一╱台北報導】 不讓智慧型手機的「多鏡頭」風潮專美於前,隨著汽車品牌大廠越來越重視行車安全,每台車配置的鏡頭數量更是一路飆高,市場爆發力不容小覷。國內唯一深耕車用鏡頭的佳凌(4976)董事長劉嘉彬就指出,目前已有配備20顆鏡頭的車款出現,這還不包括自駕所需的「光達」鏡頭,而該公司客戶涵蓋一線大品牌,對未來的車用鏡頭市場「很興奮」。 儘管全球車市今年吹逆風,但預期隨美中貿易戰砲火暫歇,中國官方政策可望出台,市況將可回溫。重要的是,隨全球加快佈建5G,推動自駕車如期上路,也帶動龐大的商機。 佳凌從數位相機起家,不同於其他光學廠以鏡頭為主,該公司一開始就承接Canon單眼相機的鏡頭組和機身,是數位相機當紅時期受惠股,更是台股中「最純Canon概念股」。 不過,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照相功能越來越強大,佳凌也及早推動轉型,且也跟大多數的同業一樣,朝向市場最大的手機鏡頭發展。可是,佳凌後來在一款當紅手機的鏡頭標案中敗陣,不僅投入的心血泡湯,更耗費了龐大的研發資源,也讓劉嘉彬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另起爐灶,轉向車用鏡頭發展。 只是,要打入車用市場的供應鏈談何容易,劉嘉彬早有體認,從投入至今已超過9個年頭,即將迎接開花結果階段。劉嘉彬表示,車用鏡頭如同智慧型手機一樣,都朝向多鏡頭發展,目前已經出現20顆鏡頭的車款,而且為了適應環境需求,鏡頭不是採用全G(玻璃),就是用G+GM(非球面模造玻璃),由於需求大幅跳增,也讓全球的小玻璃鏡片研磨廠產能爆滿。 劉嘉彬強調,佳凌要做的車用鏡頭是最高階的,避開了倒車和環車影像等低階市場,此外還搶攻「光達」鏡頭商機。他透露,佳凌的客戶包括由網路大廠獨立出來的自駕車商,還有軟銀轉投資的貨運自駕新創公司,此外也是全球光達龍頭威力登(Velodyne Lidar)的最大鏡頭供應商,涵蓋一線大廠。 劉嘉彬評估,全球車市每年有一億台新車,儘管目前配備鏡頭的比重不高,但未來只要有1%的車款、約100萬輛配備20顆鏡頭,那整體需求就高達2,000萬顆,若加上光達的需求,鏡頭廠的產能根本不夠,「現在這些光達廠商都飛來,要我們承諾有足夠產能」。 劉嘉彬指出,車用鏡頭的自動化產線耗資驚人,一條線要4,000多萬元,月產能僅兩萬顆,而台中廠區目前正積極建置自動化產線,明年將擴充5-10條,加上目前的8條半自動化線,期待2022年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