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型通膨 抵銷報復性消費

國際美元走強,新台幣貶至3年新低,再度推升輸入型通膨,商業發展研究院昨表示,眼前雖有疫情紓緩的報復性消費,但輸入型通膨抵銷這股消費助力,國民實質購買力仍難見真正提高,整體景氣也因外需走緩、民間投資動能與購買力雙雙減弱而下行。

商研院表示,輸入型通膨是供給短缺、進口供給成本提高,而非有效需求提高所驅動,若以片面壓抑需求圖謀穩定物價,就易淪入停滯膨脹或衰退陷阱,呼籲促進可實質提高生產力的有效公共基礎建設投資,與生產性的民間投資,進而減輕進口依賴的成本上漲壓力。

商研院指出,當世界經濟面臨「短缺經濟新常態」,台灣更要實施「全面性進口替代」,除實質增加國內供給而縮小供需缺口,也形成經濟成長又穩定的雙重正面綜效。

商研院表示,台灣經濟開始面對國際貿易與投資疲弱的新挑戰,若要維持一度為國際所羨慕的高度經濟韌性,無論政府或民間,對數位服務業、數位轉型、ESG永續轉型的研發投資等「促進政策與作為」,絕對是只能加碼加速,而不能稍怠稍縱的要務。

對於央行即將召開理監事會,商研院也建議央行的貨幣政策、政府的金融與財政政策,宜改行更精緻與精準的「制定政策」,讓有限資源重新獲得更適切配置的「新政策」,進而引導創造新商機與新市場。

商研院指出,台灣2022年第2季以來的景氣變動走勢趨緩,根據主計總處公布GDP,除成長已不若去年的強勁,更顯示外需轉弱,內需相對轉強的新格局,雖工業製造仍是經濟成長主要貢獻者,但服務業貢獻度相對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