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改場120年 韌性農業成果展

台南區農改場喜迎一百二十週年慶,農委會主委<a class="link " href="https://tw.news.yahoo.com/tag/陳吉仲" data-i13n="sec:content-canvas;subsec:anchor_text;elm:context_link" data-ylk="slk:陳吉仲;sec:content-canvas;subsec:anchor_text;elm:context_link;itc:0">陳吉仲</a>(左八)及歷屆場長等人到場祝賀。(記者黃文記攝)
台南區農改場喜迎一百二十週年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左八)及歷屆場長等人到場祝賀。(記者黃文記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歷屆場長到場見證 因應氣候變遷 研發優良品種及推廣節水灌溉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二十三日舉辦成立一百二十週年慶,發表多項韌性農業研發成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歷屆場長均到場見證該場走過二甲子歷經的風雨及對台灣農業的貢獻,陳吉仲表示會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環境,保障農民福利,吸引更多年輕人從農,讓農業永續發展。

台南區農改場成立於民國前十年十一月,今年恰逢成立一百二十週年。該場在十一月份舉辦一系列的講座、研習,二十三日展示近年來韌性農業研發及輔導成果,與農友們分享喜悅。

陳吉仲表示,台南區農改場前輩們過去的研發及輔導成果,為雲嘉南地區農業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面對近年乾旱、高溫、豪雨等極端氣候因子對農業生產環境構成的威脅,該場除了研發耐逆境品種、節水灌溉、暗管排水、輪作新制度及微生物肥料等成果,以穩定農民收益與產量,同時將雲嘉南重要作物防減災策略撰寫成書,期望能協助農友充分準備以因應天候不適之挑戰。

台南區農改場場長楊宏瑛指出,農業生產環境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農產品的品質與產量不僅影響農民的收益,同時攸關全民食安議題。為提升灌溉水資源利用效率,該場推廣節水灌溉於火鶴、洋香瓜、小果番茄、蘆筍、竹筍、文旦及芒果等作物,配合作物生育週期調整灌溉水量,除了達到省水目的之外,同時提升果實品質與省工之效果。

楊宏瑛強調,優良品種是農業生產的第一步,因應可能面臨的極端氣候因子,該場歷經數年研發,推出包括高粱、青油菜、洋香瓜等新品種;配合大糧倉政策,該場建立以雜糧作物為主而水稻為輔之創新水旱輪作模式,可有效提升農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