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童年到兒時/楊軍

楊軍

初夏的一天,我陪著二哥家三歲的小孫女在老家的小河邊玩耍,身邊鄉村小路上不時跑過一個個頑皮的孩童,他們的手裏拿著集聲光電於一體的時尚玩具,嘴裏說著我聽不懂的動漫人物名。雖然玩耍的東西不同,但從他們的歡聲笑語中,我卻依稀看見了自己幼時的影子。多麼希望自己能像科幻小說虛構那樣穿越時光這扇門,縱身一躍就可以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我的童年時代,每天都要到野外去拾柴、割豬草。那時,我唯一的玩伴就是大我一歲的堂哥家的侄女。幫家裏幹活之餘,我們常用撿來的磚頭、石子和小樹枝一起蓋房子,用破爛的陶瓷瓦罐過家家。在父輩滿臉愁容的日子裏,我和侄女下田抓螞蚱、爬樹掏鳥蛋、雪天套野兔、晴夜數星星,玩得不亦樂乎。我們在一起時的開心,是在生產隊長家瓜地裏偷吃的甜瓜,是在生產隊裏偷挖的小地瓜,是偷偷地蹲在鄰居家小菜園裏一起摘吃的嫩黃瓜……

童年裏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和侄女跑到十裏外去看電影。為了看這場電影,我和侄女策劃了好幾天。那天中午一過,我帶上兩塊母親貼好的玉米餅子,侄女則拿一個裝滿水的軍綠色水壺,我們如同出征的小戰士,神采奕奕地出發了。對當時的我們來說,十裏路不算短。也不記得走了多久,直到兜裏的餅子全部進了我們的小肚瓜、水壺見了底。終於,我們在電影開場前趕到了。我倆爬上一堵殘破的磚牆,坐在牆頭興致勃勃地看了人生中第一場黑白電影。時至今日,我仍記得那晚播放的電影是《閃閃紅星》,卻忘記了是如何走回家的,只是隱約記得我和侄女一路相互攙扶著、相互鼓勵著堅持走回了家。

童年裏最有趣的是吃“野魚”。我們的童年時代是物質匱乏社會動盪的年代,也讓鄉下的大人們在小心謹慎中透出了無知的惰性。村東頭有一條清澈見底、一年四季都不乾涸的洩洪溝。洩洪溝不僅是我們孩童嬉戲玩耍的樂園,而且也是我們尋找吃食的樂土。在河溝中有著許許多多的野生魚。大人們常說,這些魚不能吃。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卻偏偏不信邪,爭先恐後地做第一個敢於“野魚”的勇者。跳入溝中,一陣手摸腳踩,將十多條魚收入囊中。將魚除去內臟、洗乾淨、撒上鹽巴用黃泥包裹起來扔在柴火中燒烤。不到一個小時,魚就會烤熟。那鮮美無比的滋味,著實讓舌尖品嘗了人間的美味佳餚。有時,我們會拿著餘下的魚兒到鎮上去賣,換來零花錢或五顏六色的水果糖。

童年,會在每個人心上刻下印痕,把歲月的味道與芳香銘記。我們雖然幼小,但在那個年代也要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但好玩的天性一有機會就能得到釋放。每天放學後,我和侄女不是割柴火,就是挖豬菜,幹完這些農活才有一點玩的時間。那時還沒有電,天一黑我們就得“散局”回家,只能明天再玩,於是我們最盼望寒暑假的雨雪天,可以盡情玩個夠。

“三老爹,三老爹!”小孫女脆脆的叫聲把我從回憶裏喊了回來。在我知天命十的年紀想起那些童年往事,既溫暖,又感慨。突然很想念我那許久不見的侄女,想念和她一起玩耍過、有她陪伴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