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進逼台積電!從生技到半導體,三星靠致命這一招贏天下

三星(Samsung)集團副會長李在鎔最近很忙。5月下旬,美國總統拜登訪問南韓,李在鎔陪同南韓總統尹錫悅一起接待;5月底,他接見來訪的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6月中,他再飛到歐洲,與荷蘭半導體設備業巨擘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V)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及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見面。

三星是全球舉足輕重的大集團,2021年3月,這位從過世父親李健熙手上繼承三星大位的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鎔,為何頻頻出現在全世界鎂光燈前?他想做什麼?

三星電子李在鎔 圖/Samsung 提供
三星電子李在鎔 圖/Samsung 提供

這些動作,與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爭搶龍頭地位有關。但要理解三星如何挑戰台積電,需要先回顧三星崛起的過程。

三星成功方程式:結盟、學習、超越

三星集團在切入每個產業,都是找龍頭大廠結盟,在合作中迅速學習,先做大再做強,最後超越原本合作夥伴,甚至取而代之。從早期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面板,再到近年來的生技產業,都是如此。

三星在1980年代投資DRAM,當時日本DRAM廠正橫掃美國同行。南韓四大財團砸重金在美國網羅人才與技術,接收從美商大廠流出的資源。其中動作最積極的三星,不僅在美國設立研發團隊,也在南韓展開技術研發與量產,最後從日本手中奪下全球記憶體龍頭寶座。

到了1990年代面板產業崛起,三星在1992年量產第一片LCD(液晶顯示器)面板,並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逆勢加碼投資,拉開與對手的差距。2004年三星更與日本電子大廠索尼(SONY)合資設立S-LCD,雙方各占一半持股,名稱S就是取SONY與Samsung的縮寫S為名。7年後,三星將索尼的半數股權買回,從此奠定全球TFT 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面板及液晶電視2大產業的龍頭地位。

在生物科技方面,三星集團轉投資的三星生物集團(Samsung Biologics),是在2011年由三星電子和全球最大CRO(委託研究機構)公司昆泰(Quintiles)出資成立,隔年三星又與全球生技大廠百健(Biogen)結盟成立Samsung Bioepis,搶攻生物相似藥市場。 短短10年,三星生物集團就做到全球產能最大的生物製劑代工(CDMO)廠,Samsung Bioepis也進入生物相似藥的全球領先群,兩家公司的崛起,一樣是靠結盟大廠及快速學習壯大。

這就是三星集團的成功方程式,完全不同於台灣企業單打獨鬥的作法。在面對晶圓代工強敵台積電,李在鎔採取類似策略,如今他正在大力揮舞的,就是三星那一面聯盟大旗。

三星生物Samsung_Biologics_Company_Plant2_2 圖/Business Wire
三星生物Samsung_Biologics_Company_Plant2_2 圖/Business Wire

李在鎔起手式:對外策略聯盟、對內大整頓

在美中持續對抗下,美國想重振半導體製造大國,必然要引進外援。美國總統拜登來訪南韓與三星,結盟意義重大。另外, 英特爾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艾司摩爾是軍火最強大的設備大廠,李在鎔積極找這些大廠策略聯盟,打擊台積電的目的鮮明。

所謂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同樣以台積電為對手的三星與英特爾可以有那些結盟合作空間?目前看來英特爾是為了向三星多要一些晶圓代工產能,以補本身先進製程產能不足,還有來自台積電的第一供應源產能不足的問題。

至於三星與艾斯摩爾的合作聯盟,現階段就至為重要。即使半導體需求有下滑疑慮,但從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美光(Micron)、聯電、德儀(Texas Instruments)到中國廠商都加入擴廠行列,也讓半導體設備交期大幅拉長,而高階半導體設備如極紫外光刻機(EUV)更是供不應求。先前台積電因產能規模最大、擴廠進度最快,都是艾斯摩爾優先供貨對象。

因此,為了在今年上半年率先進入3奈米製程量產,領先台積電,日前傳出三星首創讓EUV機台直接運到三星工廠內組裝,確保最快拿到先進製程的關鍵設備,並大幅縮短交貨期,這應該就是李在鎔與艾斯摩爾先行確認談定的合作方案。

image.jpeg 圖/intel
image.jpeg 圖/intel

除了外部國際聯盟與策略合作外,李在鎔更重要的工作是整頓三星集團內各種問題。

李在鎔因行賄南韓前總統朴槿惠及親信案遭判刑,兩度入獄服刑,直到去年8月中才因獲特赦出獄。李在鎔服刑期間,三星集團雖沒有發生重大危機,但營運情況差強人意、內部發條似乎鬆掉,從DRAM技術進展速度落後給海力士甚至美光來看,就是警訊。

在2018年以前,三星DRAM製程技術投產時間都領先海力士及美光。例如三星2018年投產1y世代,海力士及美光都在隔一年的2019年才投產,但其後三星推進速度減緩。2019年第3季,美光投產1z製程,開始趕上三星,2021第1季投產1α,更領先三星達1年。

一位三星DRAM工程師就發出不平之鳴,在部落格發文說,三星在DRAM技術投產會落後,是因為從上而下(top-down)決定的,而不是由技術開發者所決定。他認為,三星嚴重的階級文化,是影響三星DRAM落後的關鍵。

去年12月李國鼎紀念論壇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提到,「 三星記憶體技術已經被美光超車 」。當時劉德音此話一出口,就讓全球半導體業界為之震驚。也因為與三星存在競爭關係,台積電也很早就結盟美光,雙方進行邏輯IC與記憶體的跨域合作,美光台灣董事長徐國晉隨後也回鍋台積電,負責先進封裝事業部門。

三星本身擁有記憶體與晶圓代工兩大事業,台積電結合美光是必要之舉,也代表台積電與三星的戰線主軸,將從晶圓代工再延伸至半導體其他領域。

另外,在組織調整與主管換血部分,李在鎔也在加快。

根據南韓媒體《Business Korea》報導,由於4奈米製程良率低,三星於6月初更換半導體研究中心負責人,任命副總裁Song Jai-hyuk為半導體研究中心的新負責人。這個中心主導先進製程及記憶體、系統單晶片的開發作業。同時間,三星旗下各個業務部門也進行重組,包括記憶體晶片製造、代工和設備解決方案,總計換掉20位高階幹部,其中包括10位副總級主管。

Samsung Nano City (Hwaseong)_圖片來源Samsung 圖/三星
Samsung Nano City (Hwaseong)_圖片來源Samsung 圖/三星

加快先進製程、拉高良率,三星積極大改造

另外同樣是《Business Korea》的報導,三星電子在6月中還啓動一個半導體封裝任務小組,直接由執行長領導,目標是加強與大型代工客戶在先進封裝領域的合作,針對多晶片時代來臨,台積電原本領先最多的先進封裝服務。

三星積極做這些改變,是要解決過去多次在良率及晶片過熱的問題。2015年,蘋果 iPhone 6s 手機同時採用下單三星及台積電的高通晶片,但後來發現下單三星的產品有過熱現象,但台積電版本較穩定,因此蘋果開始大幅將晶片訂單轉到台積電。

此外,今年2月三星推出最新旗艦機S22系列,採三星自家及高通處理器搭配出貨,且採用三星4奈米製程生產,為防止機身過熱,內建遊戲最佳化服務(GOS)導致處理器大降速,引發消費者負評,事後高通也緊急尋找台積電求援推出新版晶片。

想超越台積電,三星有哪些障礙要跨越?

全世界半導體產品分成三大領域,分別是邏輯IC、記憶體,以及分離式元件、類比和感測IC等,三大塊比重分別是42%、26%、32%,如今三星在記憶體已是龍頭,在第三個領域的類比和感測IC也有不錯的市占,唯獨在第一大領域邏輯IC部分,擋在前面的正是台積電。

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占達53%,整體規模比市占17%的三星還要大3倍,客戶近600家,幾乎囊括所有電子產業領域的一、二線客戶。

《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表示,從規模版圖、資本投入及研發資源等角度來看,三星要追上台積電並不容易。如台積電研發占營收比重是8%,至於資本支出占營收比重,去年是50%,今年提高到62%。三星要追上台積電,有可能把研發投入提高到營收24%,或把資本支出提高到營收的180%嗎?

劉德音董事長 圖/TSMC
劉德音董事長 圖/TSMC

今年5月底,三星集團對外宣布未來5年的投資計畫,預計將斥資450兆韓元(約3,560億美元或新台幣10.55兆 ),投入到半導體、生物製藥與其他新興IT技術領域的成長。

三星沒有細項區分投資額將會放在那些產業,只說明其中8成投資額都在南韓國內。但很明顯的,這些投資額放在晶圓代工的比重應該相當高。若以5年新台幣10.55兆元、平均一年投資2兆元計算,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在400至440億美元,接近新台幣1.2兆,三星如果把一半資金都投入晶圓代工,一年也有相當新台幣1兆元以上。

韓國 表格 圖/數位時代製作
韓國 表格 圖/數位時代製作

三星還有兩個明顯的障礙要超越。 第一個是三星擁有很多自有產品,很難扮演純晶圓代工角色 ,如果客戶和三星在某些產品上處於競爭時,客戶對下單三星就會相當遲疑,但這一點對沒有自有產品的台積電來說不是問題。

三星擁有自有品牌及關鍵零組件等眾產品線,過去常發生與客戶利益衝突的情況。例如早年宏達電智慧手機崛起,三星對於將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面板賣給宏達電就有很多考量;另外蘋果iPhone與三星智慧手機競爭,蘋果也會謹慎考慮是否將手機晶片下單給三星。

第二個障礙則是企業文化。 台積電從張忠謀創辦至今,已順利交棒給專業經理人,企業展現的是一致的工程師文化,還有誠信透明的作風,這也是為何外資持股台積電最高曾達8成的原因。

韓國 表格 圖/數位時代製作
韓國 表格 圖/數位時代製作

三星的沉痾:不透明管理制度、複雜持股

但是,三星長期著存在公司治理問題,這是源自李氏家族與三星企業長期複雜的關係。

從第一代創辦人李秉喆,到第二代李健熙建立霸業,如今傳到第三代李在鎔,三星快速從本土躍上國際舞台,並在電子、零售、主題樂園、金融服務、生命科學等諸多領域,近20種產品的世界市占率位居全球尖端。

但是,當三星規模愈來愈大,家族為了更直接掌控集團,卻屢屢傳出利用不法手段,甚至最後演變成賄賂、會計做假等經濟犯罪的官司訴訟等。從第二代的李健熙到第三代的李在鎔,長期的家族主導與治理,給外界印象是複雜的交叉持股,還有不透明的經營管理模式。

從正面角度來看,家族治理有時候最有效率,因為經營團隊與組織改革可以快速進行;但從負面角度看,也容易產生嚴重的代理人成本,例如為了鞏固家族對集團的掌控,李在鎔犯下行賄南韓前總統朴槿惠的閨蜜崔瑞元,以獲得持有三星電子股份的政府退休基金支持李在鎔的接班計畫。

對於接班不久的李在鎔來說,要如何為三星留下值得記上一筆的戰功,顯然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追趕及超越台積電,如此才能讓三星在記憶體龍頭之外,再站穩另一個最重要的邏輯IC市場。這是三星少主此生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值得台灣產業界用盡全力捍衛及堅守的最後一塊堡壘。

責任編輯:林美欣、傅珮晴

更多報導
三星搶先台積電發表3奈米晶片! 專家:宣傳做得好能吸引客戶關注
美憂半導體太依賴台灣,三星提2千億美元設廠計畫!但12年後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