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科學:新研究揭示基因如何影響運動效果

fitness instructors
遺傳不僅影響外表,還影響運動效果

遺傳可以影響每個人生活的許多方面—從身高體重和眼睛顏色到患某些疾病的機率。

研究人員現在說,他們找到了13個與運動有關的基因,分析結果揭示出基因如何決定哪種運動更適合於某個人。

新研究的主要參與人、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學者在發表在英國學術研究網站The Conversation上的文章中說,要想明白基因是如何影響運動效果的,首先需要了解我們為什麼要運動。

為什麼要運動?

運動
運動有許多好處,包括改善肌肉力量。

運動時,身體要做出一些調整來適應。「適應」是指身體做出微小改善以更好應付新運動或挑戰,其中一個例子是通過運動來增加肌肉比例。身體的這些變化有助於下次需要做這種運動時凖備得更好。

雖然我們都運動,但即使是同一種運動,每個人所能改善以及適應的程度和速度卻有很大差別。

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基因(簡稱ACE)為例,其實存在兩種ACE類型:ACE I和ACE D。

由於該基因在調節血壓和幫助把氧氣輸送到人體組織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它已被證明與心肺和有氧運動有關。

據信,如果一個人有ACE I基因,則更適合做耐力運動;如果攜帶ACE D基因,則更適合力量和爆發力的運動,因為該基因不擅長調節血壓和給氧情況。

為更好了解遺傳基因如何與不同運動相關、以及它們是否影響運動的結果,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系統評估和整合分析(共涉及24項研究以及3000多名參與者)。

研究人員核查了當前所有的證據,這些證據把某些基因與不同關鍵健康指標聯繫起來—包括正常人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以及爆發力。

運動結果「因人而異」

weight
舉重是很好的力量訓練。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無論基因如何,平均而言,如果連續12周每周鍛煉3次,健康狀況就能取得顯著改善。

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表明無論遺傳基因怎樣,每個人都能通過運動來改善身體健康素質。

但是,研究人員也發現這些健康改善的程度並不總是同等的。實際上,有時差距很大,儘管人們做同一種運動,花同樣的時間。

在有些情況下,這種差距大於10%。 例如,研究人員發現在心肺適能、肌肉力量以及爆發力方面的改善差異分別約為4%、10%以及4%。

基因有直接影響

倫敦馬拉松
馬拉松長跑最能體現人的耐力能力。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即使考慮到性別、年齡、飲食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如何適應運動的因素,有13個直接影響這些差異的基因。

對有氧訓練來說,基因可以解釋44%得分差異;對於力量訓練,基因則解釋了約72%的差異;但對爆發力而言,只有大約10%的差異是緣於基因。

剩餘的差異可能緣於其他因素—諸如飲食、睡眠、恢復時間以及生活方式等。

研究人員說,它揭示了基因對健身效果的影響有多大。

不過研究人員還說,這並不意味著如果一個人有某種特定基因就應該放棄或乾脆改換其他運動。相反,它只是意味著他需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這一發現對普通人影響可能不是很大,但對職業運動員而言,他們可能希望知道自己的基因對運動效果的影響,以便更好理解需要做出何種微調以提高競技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