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兩岸一家親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27日召開記者會,向全台民眾宣布有關「全民國防」的重大訊息,其中的要點,以「2024年起,義務役從4個月延長為一年」,以及「義務役的薪資大幅提高到2萬6307元」這兩項為最重要內容。

但是,一年的義務役訓練,是否真的就足以發揮應有的效益,恐怕也難有確切把握,而且在時間上2024年方能全面實施,那就得先保證在這段期間內不會爆發戰爭才行。據蔡英文總統所說,這項計畫早已籌備了2年之久,但誠如柯文哲所質疑的,近年來國內的訓練人力與資源一直在削減當中,蔡英文口口聲聲說沒有美國的壓力,AIT和白宮立刻就跳出來表示歡迎,豈能不讓人懷疑她是聽命行事,所以才不得不倉促推出?

不過,從蔡總統以及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的談話中,不難看出,其實台灣已經處於「備戰」的積極狀態了。「備戰」當然必須的,尤其是台海局勢愈來愈見緊張,蘇軾《教戰守策》云,「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未雨綢繆,正當如此。但問題在於,要「備」到怎樣的程度,才能確保擁有足夠的實力呢?政府的經費,是否真的足以因應?恐怕不是嘴巴上說說就可以為自己壯膽的。

蔡英文強調,「備戰才能避戰」,在兩岸軍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其實「備戰」是未必能「避戰」的,相較於「備戰」,其實蔡英文總統應該有更積極、更周詳的規畫,避免戰火在美麗的寶島上燃燒起來。

台海局勢的緊張,原因眾多,但中美博弈的賭局,將台灣牽扯進來,蔡政府選邊而站,不但對對岸不假辭色,甚至諸多嗆聲、挑釁之舉,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馬英九時期,儘管施政未必如人之意,但至少在兩岸和平上為台灣掙得8年的舒緩空間,又何至於如現在一般的劍拔弩張?

這讓我想起了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所主張的「兩岸一家親」原則,許多人皆惡意曲解為「投降主義」、「與對岸隔海唱合」,事實上,「兩岸一家親」才是在互重、互利、互相協調的融洽氣氛中,最有效的「避戰」方式。家庭人口眾多,難免各有主張,發生齟齬,家庭中人豈能不相互協調,以維持「家和萬事興」的成效?至於如何親?親到如何的程度,就看當局者的智慧了。

「和」與「戰」相反,「大家都不想發生戰爭」,這不就是「和平」嗎?唯有「和平」,台灣才有利基,才能維護難得的自由與民主,才能更順遂的發展民生經濟。(作者為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