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轉戰科技業

工商時報【林國賓】 ■歷經金融危機與占領華爾街的浩劫後,金融業的報酬與社會地位江河日下,許多銀行家只好離開華爾街,轉往同樣具有一夕致富機會的矽谷。 ■"For many Wall Street refugees, a logical next step is technology and entrepreneurship," says a venture capitalist. 2007年底羅賓森(Shane Robinson)在美林完成實習的階段並獲得正式聘用的資格,他的幾名上司特別請他到曼哈頓一家高檔的餐廳慶祝。 席間主管問他1萬美元的實習獎金要做何規劃,他回說應該會存起來,主管們都持反對意見,並以未來「錢」途無量為由要他好好利用這筆錢享樂一番。 那時羅賓森才24歲。但沒想到不到半年整個情勢就風雲變色,令人羨煞的高額分紅獎金大幅縮水不說,產業還颳起裁員風,資淺的員工紛紛被主管告知可能得另謀高就。 「這讓我心生警惕,」羅賓森說。「我自問為什麼我自己的命運要被別人所掌控?如果我會被炒魷魚,我寧可是因為我自己犯錯,而不是其他因素。」 金融服務業 氣氛低迷 就這樣,經濟衰退沒多久後,羅賓森決定自謀生路。他找上一名叫史戴克曼已離職的美林同事,兩人合計著成立一家兼具社群網路與電子商務的都會服飾網站。 為了籌募創業資金,他倆走遍美國好幾個城市,有長達幾個月都借住友人的沙發,掛在網路的時間難以計數,只為了建立核心的技術與街頭服飾部落格的社群網站。最終在2010年,他們靠著26.5萬美元的創業資金成立了Soletron。 根據經濟學家、創投資本家與新創公司執行長指出,隨著華爾街景氣又見萎縮,加上占領華爾街運動風潮方興未艾,循著羅賓森從金融轉戰高科技業的人愈來愈多,在金融業因獲利衰退而大砍分紅甚至裁員後,整個金融服務業已瀰漫著失望與不滿的就業氛圍。 總部設於曼哈頓的創投資本公司Village Ventures合夥人經理哈里斯(Matt Harris)表示:「對於許多華爾街難民來說,合理的下一步是轉戰科技業或是自行創業,過去3年來從華爾街轉戰矽谷的人數連年增加。」 美國金融業的就業情勢是一路走下坡,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從2008到2011年,全美金融業就業人口總計減少7.3%,反觀高科技業就業情勢則一路攀升,同期間就業人口大增7.1%。 此一情況在全美金融中心紐約尤其明顯,紐約時報分析政府官方資料後發現,從2008到2011年期間,紐約投資銀行與券商的員工人數總計縮水17%,當中20到34歲的員工更大減25%。相較之下,紐約高科技業就業人口從2005到2010年總計大增30%。 根據美國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報告指出,創業成功的報酬可是相當驚人,創業成功的企業平均初始資本額為2,530萬美元,上市後平均市值可達近2億美元,原始股東的報酬率有7倍之多。 華爾街人才 流往矽谷 愈來愈多金融家創業成功的例子,也是鼓舞這波人才從華爾街流往矽谷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最近的知名案例就是社群遊戲網站Zynga創辦人執行長平克斯(Mark Pincus),平克斯職業生涯一開始是從事股票分析師,後來再升級至私募圈,最終他決定離開金融業,並創辦了Zynga,Zynga前不久成功上市,公司市值高達70億美元。 部分專家認為,年輕創業家雖然紛紛選在紐約市創業,但紐約市科技業就業人口不斷攀升,主要動能來自於像是Google與臉書等既有的科技大廠,而非新創企業,臉書前不久才宣布在紐約設立大型的營運據點,Google目前光是在紐約市就有約1,200名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