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出反六輕第一槍改變宜蘭命運 成員時隔38年再聚首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右二)與監委田秋堇(右一)、準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左一)、噶瑪蘭周刊第2任社長林順發(左二)等人,回顧當年周刊內容。(李忠一攝)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右二)與監委田秋堇(右一)、準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左一)、噶瑪蘭周刊第2任社長林順發(左二)等人,回顧當年周刊內容。(李忠一攝)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在1986年5月11日創辦《噶瑪蘭周刊》,撰文反對六輕、火力發電廠在宜蘭設廠,前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監察委員田秋堇、準工程會主委陳金德等人都曾是周刊成員,眾人今天(11日)在羅東聚首,細數38年前透過報導與群眾運動改變宜蘭的命運與歷史。

游錫堃說,很早就想找周刊成員們聚會,但大家都各忙各,儘管過去曾因為工作見面,但今天的聚會卻是創刊38年來頭一遭。他笑說,「我現在也都77歲了,也該一起拍張合照,這是歷史。」

游錫堃提及,周刊在探討六輕、蘇澳火力發電廠議題時,總編輯是之後曾擔任宜蘭縣長的劉守成,主編是林錫耀;後來六輕是設在雲林,火力發電廠蓋在台中,宜蘭地形是三面環山,受到地形的影響,汙染只會更加嚴重。

他說,按照當時中央的規畫,六輕與火力發電廠都是要設宜蘭,後續還會有其他工廠會進來到宜蘭,屆時宜蘭會變成高汙染的中心;所幸有周刊成員這群年輕人堅持理想,讓宜蘭環保運動成為台灣環境保護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