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與病毒並存的祕訣

彭博6月份的全球防疫韌性排名,已經不同於以往以個案數、篩查量能、疫苗為主要的評比工具。改採用疫苗接種率、航班載客率、已經接種疫苗旅客的自由度當成重要的指標,台灣只有在封鎖嚴重性的傳統指標中還算及格,其他成績都很差,當然被打為末段班。

在台灣的檢討聲浪中,似乎只專注於批判政府的疫苗採購政策無法覆蓋至較多的族群。隱藏在彭博指標中還有更重要的政策建議,彭博其實希望政府不但要有疫苗,還要充分運用疫苗當作邊境與社區解封的工具。疫苗運用得好,不必是高覆蓋率的國家一樣能得到高評比,例如紐西蘭。可見檢討的方向不該僅局限於覆蓋率,因為疫苗不是打完就完事,還要打到該打的人才算數。

在防疫後半場,強調的是如何開放,如何與病毒和平共存。所以「封鎖的嚴重度」僅占彭博4個指標之一,且與「航班的載客率」與「已接種疫苗旅客的自由度」等開放指標並列。如果再配上「疫苗的接種率」指標,很明顯是希望各國政府能充分利用疫苗,來輔佐邊境檢疫及社區防疫工作。這項工作也不必一定要到疫苗高覆蓋率後才開始作,所以開放其實是與疫苗平行的指標。

少量的疫苗要如何達到檢疫與國內外社區開放的目標,鑰匙在建立國際「旅遊護照」及國內個人「健康碼」,且都必須加入疫苗的元素才算有效。台帛旅遊泡泡就是因為沒有加入疫苗,所以夭折得很快。誰都不願意打過疫苗,花了大錢旅遊,回來還要關14天。來台的旅客有沒打過疫苗,政府問都不問,一律關14天。國人打過疫苗也沒有用,回國沒有免居檢,也沒有進人口密集機構的特許權。這些都表示指揮中心不但不會採購疫苗,連怎麼用疫苗都不知道。

「旅遊護照」是要與各國談判,與重啟航班一起談,因為要在簽證上加註健康信息。健康信息可包括疫苗接種史、核酸檢驗結果、抗體測試等等。必須要相互認證,具備雙方同意簽證條件的旅客就可自由旅行不受限制。指揮中心通常都是愛吃別國的豆腐,不管旅遊國有沒有14天檢疫,打過疫苗到台灣一律14天檢疫。這樣還有哪個笨蛋會來台灣,當然航班載客率低。

「健康碼」是讓國人或旅客可在台灣自由活動的健康護照,可以呈現在手機裡。進出人口密集機構時可以掃碼出示,這樣有符合標準的人就能自由進出機構,即使疫情仍在,依然能夠自由活動。這就是讓開放能與病毒同時並存的祕訣,也是彭博韌性評比排名中「已接種疫苗旅客的自由度」的真諦所在。

台灣不能再回走封閉的路,即使在有社區疫情的時候,現階段極端的封城或社區警戒都不是最佳的選擇。彭博的評比只是個警訊,告訴我們將來的世界必須走向開放。開放與病毒是能並存的,關鍵在於疫苗,更在於有沒有將疫苗撥出一部分用於關口上,通暢國際交流。這次台灣未將疫苗及早接種到華航機組員上,還真是鬧了個國際大笑話。(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