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志醫師專欄〉看顯微鏡會暈眩 水平半規管耳石沉積症

患者低頭看顯微鏡時,水平半規管向前傾斜,易位的耳石開始向前滑動,帶動內淋巴液的流動,引發眩暈及眼震。(醫師陳建志提供)
患者低頭看顯微鏡時,水平半規管向前傾斜,易位的耳石開始向前滑動,帶動內淋巴液的流動,引發眩暈及眼震。(醫師陳建志提供)

25歲林小姐大學畢業後,任職於某高科技檢驗公司,由於必須天天長時間低頭盯顯微鏡,近半年來,如果超過20分鐘以上,眼前影像會先開始扭曲,接著趕到感到暈眩,嚴重時會惡心,原本以為眼睛疲勞眼壓過高所致,便抬起頭來休息半小時,再繼續工作,依然會發作;又懷疑是隱形眼鏡所致,改換成一般眼鏡;接著又以為顯微鏡鏡片老舊所致,也更換成新的機台;最後認為是自律神經失調,服用抗憂鬱劑,但病症依舊。公司警告她,若無法治癒疾病,建議她離職,以免誤判檢驗結果損害公司。

病人來到診間,請她平躺頭向左轉,就見到眼球快速地向左轉動;若頭向右轉,眼球便向右跳動,只是幅度較小,原來是罹患了「水平半規管耳石沉積症」。在正常狀態下,耳石位於內耳橢圓囊內,若因外力、發炎或缺血而脫落,再因人體向前行進的慣性作用,進入同一平面的水平半規管內。當患者改變頭部姿勢,例如低頭盯顯微鏡或閱讀時,水平半規管向前傾斜,易位的耳石開始向前滑動,帶動內淋巴液,推動半規管根部壺腹內的頂帽,彎折立體毛細胞,使患者以為頭部還在轉動,引起眩暈及眼震。

臨床上,「耳石症」是造成姿態性暈眩或其它不適症狀 (複視或視幻覺) 最常見的病因,大多是管耳石沉積症,少數為頂帽耳石黏著症或管耳石栓塞症。治療策略都是耳石復位術,但方法略有不同,主要是設法轉動患者頭部,並調整身體姿勢,觀察眼球轉動方向,把易位的耳石逐一轉回橢圓囊,大多數只需治療一次即可痊癒,少數需要多次治療才會成功。

個案林小姐在經過治療後,病症已經消失,順利返回工作崗位。須注意的是,上半規管裂或水平半規管瘺管,也會有姿態性暈眩或視幻覺,貿然進行耳石復位術,只會加重病症,甚至誘發偏頭痛,宜先正確就醫,診斷後進行治療。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