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垃圾減量 蚯蚓大軍做校園堆肥

雲林縣政府推廣「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讓垃圾減量往下扎根。(張朝欣攝)
雲林縣政府推廣「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讓垃圾減量往下扎根。(張朝欣攝)

雲林縣政府為垃圾減量,推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6日在虎尾鎮廉使國小校園舉行觀摩會,未來縣內186所國中小生廚餘將不再外運處理,並藉此提升學校生廚餘自主堆肥能力,為縣內生廚餘處理成效挹注新能量,也讓垃圾減量往下扎根。

在地處理 拚循環經濟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自108學年度起,從教育扎根啟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推行計畫」,藉由培能、深耕、推廣等步驟,結合食農教育,減少剩食習慣、培養憫農情懷及提升環保愛地球意識。

前期「培能計畫」重點在於研習中體驗廚餘、落葉堆肥種菜與生廚餘酵素製作;中期「深耕計畫」則委託廉使國小成立計畫推動中心及示範學校,並由縣內25校擔任種子學校,負責至鄰近學校推廣生廚餘在地處理。

謝淑亞說,雲林縣目前沒有自有垃圾焚化處理能力,縣民應做好垃圾分類,將廢棄物變為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

自種蔬果 推有機菜園

廚餘是一種能回歸環境的資源,以堆肥化方式處理,可有效將廚餘轉成有機質,回歸環境中使用有助於資源循環再利用,也能降低垃圾處理負擔。

廉使國小校長林俊傑指出,雲林縣推動有機菜園、生態永續校園超過10年,廉使國小擔任示範學校,為配合食農及環境教育,引進蚯蚓廚餘堆肥、椰纖廚餘蛋糕菜園、瓜果棚架搭設、竹構藝術帳等技術,學校師生除可體驗田園生活,也能品嘗自已栽種的蔬菜與水果,可說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