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題材助攻 電動車產業鏈下半年有戲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近期適逢美國聯準會調整貨幣政策、地緣政治變化、中國實施封城衝擊供應鏈,全球主要股市全面向下修正,電動車產業本益比更從高點53倍下修至16倍,低於近5年均值24.6倍。在產業趨勢前景不變下,對照2018年中美貿易戰與2020年新冠疫情市場修正後,NYSE全球智能電動車指數與Solactive自動駕駛與電動車指數,反彈幅度相較MSCI AC全球股票指數更為突出,可見前景佳、股價表現更具動能的電動車產業鏈,長線布局時點浮現。

凱基未來移動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進入下半年,電動車相關的龐大產業鏈中,尤以電池題材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Bloomberg發布的2021年電動車展望報告提到,隨著產業體質的轉型與變化,預估到2050年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將增加5000百萬兆瓦的電力需求,從電動車製造產業延伸出來的蓄電、用電需求量,深具投資可看性。

馮紹榮分析,電池關鍵原料鋰在過去並無稀缺問題,報價攀升是受2020年以來電動車銷量增溫驅動,連帶使動力電池需求大增,核心用料鋰在供不應求下今年上半年價格應聲大漲。估計今年鋰仍有供需缺口,但在新能源企業積極開發碳酸鋰和氫氧化鋰作為新產能補足供需缺口下,下半年鋰礦產能將會陸續開出,鋰價會逐步受到控制,並在進入第四季後可望出現明顯下滑。

馮紹榮指出,電池廠上半年受苦於關鍵原物料鋰價高漲、成本攀升,連帶使獲利受到壓抑;一旦下半年鋰礦產能開出、供需吃緊問題獲得緩解後,鋰價就會從高點滑落。外有電動車需求支撐,內有關鍵原料供給開出解除成本壓力,雙重助力使電池廠下半年表現可期,建議下半年關注重點可從上游原物料鋰礦廠移往下游電池廠。

馮紹榮認為,儘管現階段烏俄戰爭尚未結束、市場擔心的停滯性通膨隱憂尚未解除,中國封控引發供應斷鏈危機,但只要烏俄戰爭落幕,通膨就能快速好轉;讓市場擔心的停滯性通膨隱憂,根據高盛的研究報告,今年全年通膨可望在第2季見頂、明年第1季見到顯著下滑。只要各國政府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變,經歷完這波供應鏈亂流,電動車銷量勢必會再重回上升軌道。

因此即便現階段市場波動加劇,但只要產業趨勢不變、企業基本面未變,馮紹榮建議投資人仍可透過P(新能源動力相關)、A(自動駕駛相關)、C(車聯網相關)、E(電動車相關)全方位布局,網羅全球各產業中具備成長動能的未來移動商機,趁勢逢低分批加碼布局,以兼顧風險分散與潛在獲利參與。(自立電子報2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