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21年前爆發口蹄疫 有的農民熬不過就走了…

1997年3月,台灣捲入口蹄疫風暴,造成相關經濟損失高達1700億元,正當快要揮別口蹄疫陰霾,如今非洲豬瘟又來勢洶洶,政府有關單位、豬農及業者紛紛嚴正已待。(圖片來源/Pixabay)

「發生口蹄疫之後,豬價當天下午就崩跌,這些養豬農民兩眼是沒有眼神的,他在想『我的豬場跟生命財產權全沒了,貸款要怎麼處理』,甚至有的農民憂慮到得憂鬱症,三、四年後就走掉了…」中華養豬協會秘書長張生金回想,21年前台灣爆發口蹄疫風暴,至今仍餘悸猶存。

台灣捲入口蹄疫風暴,經濟損失達1700億元

1997年3月20日上午11點,農委會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灣爆發豬隻口蹄疫,當天下午豬價從1公斤50元瞬間掉到20元,第二天沒人敢買,價格直接殺到10多元,甚至有的市場開賣喊一公斤8元,還是沒人買。

張生金說,「你看有的賣到一公斤8塊、10塊,他(豬農)怎麼活阿?把豬肉當成廚餘也不為過!」,許多豬農一路盯著肉品市場內的牌價急速墜落,欲哭無淚,甚至骨牌效應,造成無數飼料廠、肉品加工廠倒閉。直到疫情爆發後的6個月,豬價才逐漸恢復到「生產成本」,大約落在60元上下。

據統計,口蹄疫豬隻撲殺作業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台灣共撲殺了385萬746隻豬,為全台超過3成的豬隻,造成當年度畜牧業產值年減542億元、重挫29.1%,若加上周邊肉品、食品產業,整體經濟損失高達1700億元。

豬農提前抗戰,採取減量生產

今年7月起,全台養豬業開始停打疫苗,若1年內無新病例,即可從口蹄疫區「除名」,正當台灣快要揮別「口蹄疫」陰霾之際,中國遼寧在8月初爆發首波非洲豬瘟,甚至廣東珠海、黃埔等地也淪陷,就怕疫情再度擴大侵入台灣,農委會不敢大意,加強查緝防範作業,針對全國廚餘養豬場祭出飼料差額補貼、自願性退場補助兩大機制。

中華養豬協會作為輔導農民的機構單位,張生金坦言,已宣導豬農「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不少農民更提前防範非洲豬瘟的發生,採取減量生產,「但是豬農減產不養這麼多,對於市場的供應調節,勢必會導致不足。」目前台灣豬肉自足率約9成,1成則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國家的進口豬肉。

倘若非洲豬瘟擴散到台灣,短期之內對於國內豬肉價格勢必受到衝擊,民眾在恐慌心態下也不敢購買豬肉,取而代之轉為雞肉或牛肉。張生金認為,未來進口豬內比例一定會增加,甚至政府可能採取「專案進口」的方式,選擇相對安全的國家來進口豬內。

避免「口蹄疫」惡夢再度重演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示警,「口蹄疫那個時候對台灣造成這麼大的經濟傷害,特別是畜牧業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恢復元氣,如果現在再發生這樣的事情的話,損失恐怕只會比當時還要大。」

他指出,2017年台灣畜牧業產值為1600多億元,光是豬就占了將近一半,約800多億元,若再加上肉鬆、火腿等相關食品產業,預估產值約2000億元,也就是說,一旦在台灣爆發非洲豬瘟,恐怕就會衝擊到2000億元的產值。

孫明德認為,台灣一年GDP約17兆,就算衝擊損失高達2000億元,也僅占GDP 1%,「但在農業裡面工作、靠它吃飯的人很多,萬一豬瘟擴散到台灣,相關農業、畜牧業、屠宰業、食品業全部都會受影響。」

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則觀察,目前從市場端、餐廳確實有聽聞,豬肉的消費量有稍微降低,雞肉則上漲,但在正常農曆年前雞肉就會出現上漲,因此不能斷定是因為豬瘟事件而出現替代效應,若後續在台灣真的爆發豬瘟疫情,首要替代的雞肉價格將上漲、豬肉將走跌,「我覺得雞肉的替代效果會相當明顯。」

更多信傳媒文章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