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現金支付融入生活 疫後回不去了

疫情或許會過去,但有些習慣顯然是「回不去的」。舉例來說,非現金支付這兩年快速地融入你我的生活,台灣消費者使用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支付,去年首度超越現金,今年更從80%飆升至99%,顯示非現金支付的數位金融習慣,已完全於生活緊密結合。

新冠疫情成為長期戰,讓消費者行為多面向快速轉變,根據Visa最新調查,2成台灣民眾願意在接種完疫苗後出國旅遊,近半數願意在每個人都接種疫苗後出國旅遊,當消費面向回歸基本面,主要支付於水電帳單、日常開銷、3C電腦、教育與投資等五大支付場景。

疫情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促進非現金支付成長,近6成的消費者表示將持續增加非現金支付的使用,近半可維持一周以上非現金生活,甚至有1成就乾脆不使用現金作為支付方式,顯示疫後消費者已在實踐非現金生活。

過往許多人要在大額消費時,才會選用數位支付,但疫情下為避免接觸,減少使用現金,身上也習慣減少攜帶現金。最新調查已發現,消費者兩人就有一人,即使是200元左右的小額都會選擇數位支付,支付場景更多穿透在消費者日常小額消費超商、超市。

隨著非現金支付愈來愈普及,許多人連錢包都不帶了,3分之1的消費者表示相較於疫情前更常使用電子錢包,三大主因為只要帶手機不用帶錢包出門更方便、用電子錢包享更多優惠和回饋,以及用電子錢包支付更快速。

當整體社會持續邁向無現金化,比較有趣的是,生於數位世代的Z世代(23歲以下)消費者卻有68%從未嘗試過無現金支付,這或許是他們還不能辦信用卡,但Z世代熟悉數位工具,也是未來消費主力,簽帳金融卡將成首選。

疫情催化出消費行為改變,我們看到消費者數位優先的思維,以及數位支付及行動金融深植日常生活,這些都將加速更多新興數位場景的發展,在大環境的推波助瀾下,與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以及科技新創等夥伴,推動未來數位商務的實踐,將是下階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