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長江存儲與美光晶片戰升級 陸「卡脖子」轉折點近了?

近期大陸新興半導體企業長江存儲獲得中國政府大基金二期與湖北省企業集團的投資,吸納了近500億元人民幣(約合台幣2225億元),被視為即將挑戰全球記憶體巨頭的大陸國產記憶體晶片尖兵。為助力長江存儲的發展,中國更針對最大競爭對手之一的記憶晶片巨頭美光實施制裁。不過專家認為,隨著全球衰退陰影揮之不去,長江存儲未來是否能在全球記憶晶片搶下20%的市佔率,將是能否突破西方「卡脖子」、迎來大陸半導體產業第一個拐點的重要關鍵。

一向被全球半導體業界視為大陸最具競爭力的本土企業長江存儲公司,近期獲得了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二期公司的投資,並吸納了湖北的官方企業為股東,註冊資本由原先的562.7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1052.7億元,幅度超過87%,新吸納的資金接近500億元。

許多專家在大基金二期投入長江存儲之前就已看好它未來的發展,一方面是大陸擁有較大的內需足以提供成長期的市場支撐,二方面則是長江存儲有較強的技術實力。既然中國決定以「舉國體制」扶持半導體產業來對抗西方對中國「卡脖子」,長江存儲可以說是最值得大力培育的最佳選擇。

長江存儲發展過程中除了政府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內需市場更是它發展的最大依托。目前中國是全球記憶晶片消費第一大國,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記憶晶片份額占全球市場的55%,規模達5494億元。但其中只有不到10%是中國國產晶片,絕大部份被美日韓3國所壟斷,其中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有94%市場份額被三星、日本鎧俠和韓國SK海力士3家壟斷,快閃記憶體(NAND-flash)則是上述3家以及美光等共6家外國品牌掌握93%。

近年來長江存儲製造技術快速成長,2020年4月開發出頂尖的128層記憶晶片, 2022年10月受到美方的制裁,無法獲得與128層記憶晶片相關的部份生產設備,延緩了武漢二期生產線投產進程。今年3月底中國也報復性地宣布對美光記憶體進行網路安全審查,原訂去年底投產的武漢二期生產線延期,在尋求國產設備替代後,預計要到2024年下半年才能投產。

美光是美國記憶晶片龍頭,是全球第2大DRAM與第5大NAND生產商,分別在全球有23%、10.7%的市佔率,而中國是它最大的客戶,在遊說美國政府打壓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的企業中,美光是最積極的一家。美光在經營上一向極為霸道,近幾年之所以更加賣力遊說美國政府,主要還是因為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幾家發展迅速,讓美光飽受威脅。2018年以來,美光在中國市場的年營收由173億美元持續下滑,到2022年僅剩33億美元,佔其年營收的比例由58%持續下滑至11%。這次面臨中國的報復與即將大量擴產的長江存儲,美光可能會完全被擠出中國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這一輪大基金二期與湖北省國營企業對長江存儲的投資,其資本由562.75億元增為1052.70億元,。外界認為很有可能會尋求股票上市。北京炎黃國芯董事長郭虎認為,一次增資這麼大金額,是國家意志的表現,展現中國政府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決心。不過他也指出 ,政府雖然有能力投入大量資金,半導體企業其實並不缺錢,現在企業缺的是專業人才,希望未來能培育更多的人才投入半導體業。

從記憶晶片產業的發展前景來看,長江存儲等新興半導體企業有機遇也有風險。2022年記憶體晶片市場規模約6000億美元,前3名是三星、英特爾和高通,海力士和美光居於第4與第5位。有些分析認為,只要長江存儲的武漢二期生產線投產,其快閃記憶體產能將超越美光,成為全球第2。不過,近期全球需求遇冷,中國已有過半的半導體企業營收下滑,未來要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站穩腳根,長江存儲仍有一些關鍵的門檻必須突破。

來自台灣的長江存儲董事長高啟全曾經表示,要在全球記憶體晶片業站穩腳步,必須達到20%的市佔率,因為每年1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加上3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必須要有百億美元的年收入才能支撐,這相當於要有2成的市佔率。

目前長江存儲在全球的市佔率僅5%,雖然有政府大量資金加持,要達到20%仍有許多障礙要克服。如果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足,長江存儲就有希望為中國克服西方「卡脖子」問題形成轉折點,建立一個能激勵企業界的示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