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死亡率超英美韓星 專家:可預見的悲劇

(中央社台北14日電)香港第5波疫情死亡率超越英美韓星。香港大學專家分析,香港居住環境擠迫、無法將安老院與社區分隔、長者疫苗接種率低及公營醫療資源不足,死亡率高是「可預見的悲劇」。

香港第5波疫情累計近4000人染疫死亡。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Siddharth Sridhar)13日在臉書(Facebook)撰文,分析香港第5波疫情死亡率高的原因。

薛達指出,根據Our World in Data過去7天滾動平均數據,在各地整體病例都處於高水平下,香港每100萬人口有約35人染疫死亡,而英國、美國、南韓及新加坡,每100萬人口只有不到10人染疫死亡。

他提到,雖然各地對死亡率的定義不同,但香港作為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經過兩年多疫情卻落得如此情況,是一場「可預見的悲劇」(predictable tragedy)。

薛達表示,香港居住環境擠迫,無可避免會出現家庭內或跨家庭傳播,當確診病例以幾何級數上升,很快攻破了政府追縱密切接觸者的能力。

他說,要將安老院與社區分隔不可能。當社區疫情爆發,屬感染高危險群的長者居住在封閉的安老院內,可預見很容易引起全院疫情爆發。這波疫情的死亡個案中,有很大比例是安老院長者。如12日官方公布198人染疫死亡,當中119人是安老院長者。

薛達指出,其他城市也出現上述情況,只是香港情況較嚴重,但為何香港死亡率這麼高?只因一個字:「疫苗」。

他說,全球醫學界已有共識,接種疫苗有助減少死亡率。但可惜香港長者疫情接種率低,至今只有54.6%的80歲以上長者已接種1劑或以上疫苗。香港有超過90%染疫死者未完成接種2劑疫苗,而絕大部份人之前沒有感染過COVID-19病毒,所以在第5波疫情中沒有交叉保護作用。

薛達認為,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出現供給不足,以往流感高峰期已不勝負荷。現在長者感染COVID-19後出現併發症比率高,即使醫護人員如何努力,醫院沒有足夠人手及空間應付。

他說,第5波疫情已暴露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長久以來的問題,「儘快推出政策緩解問題,較樣板式向醫護人員致敬更重要」。

薛達建議,香港當局必須儘快為長者接種疫苗,存備抗病毒藥,並向安老院派發抗病毒藥物,以減低受感染長者的死亡率。(編輯:陳沛冰/邱國強)11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