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記】香港90年代的童年生活 (7) – 中學校園生活篇2

筆者因為《灌籃高手》而對打籃球產生興趣,體重也很快就由80公斤下降至60公斤,自此再跟「胖子」扯不上關係。(圖:unsplash)
筆者因為《灌籃高手》而對打籃球產生興趣,體重也很快就由80公斤下降至60公斤,自此再跟「胖子」扯不上關係。(圖:unsplash)


除了玩電腦遊戲之外,動漫亦是我的同輩們之間的同相語言。最初接觸動漫的媒介就是電視,小時候我們會看電視播的「卡通片」,通常都是在平日的放課時段 ( 下午4:00-5:30 ) ; 星期六、日的時間會較長,早上9:00-11:00及下午時段都有 ; 暑假更會有長篇卡通電影連續播放,印象中多數是《多啦A夢》的電影。卡通片的對象主要是孩童,內容比較簡易、歡樂,世界觀設定比較正義、善良,目的只是娛樂孩子,例如《數碼暴龍》、《寵物小精靈》、《我們這一家》。但有時星期五、六的深夜11點,電視台亦會播放一些比教成人導向,內容及世界觀都相對複雜深奧的動漫,例如《死亡筆記》、《鋼之鍊金術師》,尤其是直者的內容會涉及人性的黑暗面、複雜的心理描述、各式各樣的詭計 ; 後者世界觀之宏大,包括種族、宗教、戰爭、禁忌等各種議題,小時候觀看這些動畫不明所以,但仍然會被深深吸引著,除了有華麗的打鬥及法術場景,那種逾越界線去觸及大人世界事物的感覺,彷彿是每個孩童長大期間都有著的共同天性。

後來家人安裝了一個收費電視台,裡面有一個專門收看日本動漫的頻道,而且是24小時輪流不停播放,讓我接觸到跨世代不同類型的動漫,由《龍珠》、《幽遊白書》、《灌籃高手》,到《涼宮春日的憂鬱》,每日都讓我放課立馬趕回家收看。縱使動漫在很多家長眼中也是浪費人生的不良嗜好,但無可否認動漫有時會給予人一些力量、信念,例如不少足球明星都是受《足球小將》啟發而踢足球,我就被《灌籃高手》的薰陶而愛上打籃球。初中時期我熱愛打電動,加上食量驚人,導致年年身體檢查都是超重的。當時媽媽擔心我的身體健康,提出付零用錢給我去運動,每次$20,但這對我的吸引力不大,而且每次運動完,我都立即會用那些剛賺回來的錢去買快餐、冰淇淋、炸雞肶之類,結果反而更肥。正當我媽日益擔憂之際,我竟然因為《灌籃高手》而對打籃球產生興趣,每天下課後不再跑回家打電動,而是跑到籃球場練習「平民上籃」、射球時「左手只是輕輕的扶著」,很快我就由80公斤下降至60公斤,自此再跟「胖子」扯不上關係。

以前的我肥胖有好幾個因素,首先是不喜歡動,因為肥所以運動能力很差,所以更不想動,是個惡性循環 ; 另一個是喜歡吃零食和喝汽水,小時候的我無炸無油不歡,在補習班的保母姨姨問我要買什麼當午餐時,麥當勞、印尼炒面配可樂是我的基本款,下課回家路上再加一包洋芋片、一串咖哩魚蛋,平常吃糖果、朱古力,早上吃奶油甜奶吐司 …… 種種加起來就讓我變得超肥,國三國四時腰圍已經有32吋,是我長大後完全沒有試過的尺寸。但有賴籃球的洗禮,我由被擔心太肥變成被擔心太瘦的學生,後來亦因為愛上此項運動,自己設法鍛鍊肌肉,讓體格更為強健。那時候籃球亦吸引了一眾國高中的男女同學,因為香港的校園很小,基本上在籃球場上打球,就等於在全校路過走廊的同學面前表演,女同學亦會暗暗在走廊偷看心儀的男同學,因此男同學們亦會賣力的表演,那時候每班起碼都有一半以上男同學會打籃球,球技就算不太好也不會差得去那裡,鬥牛時都很勢均力敵。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雜記】香港景點系列 – 端記茶樓
斯里蘭卡危機的中共因素
【香港雜記】死做爛做 ? 香港打工仔生態紀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