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疫苗護照疑問多 體內有抗體才是重點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累計有超過1億人感染,各國卯力研發疫苗、陸續開打,持「疫苗護照」出國的需求討論已久,但是目前疫苗的保護效力能維持多久還是未知數,各國各家廠牌疫苗的保護力也不一,疫苗護照的概念到底具備什麼意義,恐怕有修正空間。(戎華儀報導)

全世界打新冠肺炎疫苗的國家和人口越來越多,國際上對於發行「疫苗護照」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卻都缺乏統一、具公正性的標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世界衛生組織各自推行不同版本的疫苗接種數位證明,而且都還是試驗性質,全世界都沒有定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莊人祥就說,全世界對疫苗護照說的比做的多,最大的問題是各國採行的版本不一,跟他國資訊交換的呈現格式成為難題。

其實疫苗護照的問題還不只這些,臺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認為,應該以「抗體護照」概念取代「疫苗護照」,因為目前沒有任何一支疫苗對新冠病毒可提供100%的保護力,打了疫苗、取得護照,真的就能通行各國也有科學上的疑問。

再者,目前無從得知疫苗的保護力可維持多久,若打疫苗後隔9個月才申請疫苗護照,接種者體內還有沒有抗體能提供保護,也是疑問;曾經感染、確診後康復的人,雖然沒打疫苗,體內也有病毒抗體,卻因為不需要打疫苗而無法取得疫苗護照,似乎也說不通。

謝思民建議,不論是否感染、打過哪一國、哪一廠牌的疫苗,只要體內驗到足夠提供保護力的抗體,依此取得可以通行各國的證明,比起疫苗護照的概念更能減少國際政治干預,在科學上也比較說得通,只是國際上對於檢驗方法和驗證,仍然需要一致的標準。(圖:資料照片,和信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