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那些年行政院的發言人們 羅秉成兼任有待考驗

行政院發言人懸缺超過3個月後,由政務委員羅秉成兼任,回顧羅秉成入閣至今參與過多項重大決策,分析法令條理分明,但也因強勢形象而引發爭議;尤其他身兼政務委員督導多個部會,每天排滿行程,究竟能否真正勝任發言窗口的角色,有待考驗。(李人岳報導)

行政院發言人因去年11月「牛肉麵之亂」懸缺3個月,閣揆蘇貞昌宣布由政務委員羅秉成兼任發言人,對於從律師到政務委員再到站上檯面負責政策說明宣傳的發言人,羅秉成說真的是斜槓人生,不過行政院是團隊工作,所以蘇貞昌去年11月徵詢他的時候沒有多糾結,願意接受挑戰。

羅秉成過去是知名律師,曾經擔任法律扶助基金會董事長,2016年賴清德時期一入閣擔任政務委員就參與處理慶富獵雷艦案行政調查,往後又參與防制「假訊息」相關修法、研擬新冠肺炎紓困特別條例、台中中火案和禁止萊克多巴胺自治條例等多項重大事件。羅秉成憑藉條理分明解析法令的特質與氣勢,成為行政院政策的重要辯護者,尤其萊豬爭議中悍然宣布各地方自治條例無效甚至揚言查辦官員,更使羅秉成成為爭議焦點。

如今羅秉成兼任行政院發言人,民進黨立委范雲分析他熟悉法律和政策內容,同時有很強協調能力,將是優秀的發言人。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行政院掌管財經、民生、法制等鉅細靡遺的政策,媒體對於行政院發言人的期待除了政治性口水外,更要求掌握政策細節和了解決策形成過程、對外說明陳述的溝通能力;蘇內閣的幾位發言人,Kolas Yotaka是記者出身,熟悉媒體生態與需求;丁怡銘對政策也有一定論述能力,但因噴口水的攻擊性格太強而落馬;若不論羅秉成在媒體前的強勢形象,單純以他的邏輯條理與對政策、決策的掌握,不失為合適人選。

然而,羅秉成本身仍督導內政、治安、國防、司法法制和轉型正義等業務,已經每天會議行程滿檔,媒體在第一天就發現發言人「很難找」,造成和秘書長李孟諺兼代期間的狀況類似,對媒體提問的第一時間都靠幕僚代轉官式回應,難以回答媒體更進一步追問。

事實上,蘇貞昌回任閣揆後,大量倚靠FB、line作為單方向的宣傳工具,除了公開行程外,與媒體極少互動並對內部嚴格下達封口令;而且上任第一年守成拚連任、第二年遭遇新冠疫情,為防疫、紓困而見招拆招,無暇規劃大格局、前瞻性的長遠政策,都使這2年來行政院在檯面上的新聞影響力弱化;受限於這些內、外在結構因素,造成發言人一職的重要性和以往大不同。

羅秉成兼任行政院發言人,究竟能否勝任行政院與政策的代言人,還是又因強勢風格而再起爭議?有待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