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鼠板對高敏感、懂社交的老鼠來說極致殘忍,還可能增加鼠疫傳染風險

文:賈皓婷

大家可能有過這種的經驗——

同事在公司的茶水間看到一粒粒不明糞便及紙箱上的神秘破洞,辦公室有老鼠的消息很快地傳了出去,接著公司便開始採買黏鼠板;經過幾分鐘的網路搜尋與網友的經驗相傳,找到了一個放置的好地方,最後再在上面灑些花生、堅果,幾天後黏鼠板上果真就出現了一隻動彈不得的老鼠。

目睹的同事紛紛尖叫、不知所措,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後,一位同事「挺身而出」把黏鼠板裝進塑膠袋裡,打了緊緊的兩個結後再將它扔進垃圾桶裡。最後,同事們紛紛散去,開始自己一天的工作,那隻老鼠卻在塑膠袋裡無助的掙扎,花費幾小時至幾天的時間痛苦死去。

「老鼠被黏鼠板黏到之後去哪裡了?該怎麼做?」很少被提過,只知道老鼠骯髒、噁心又帶著很多病菌,彷彿把牠們說得很糟就可以無視牠們其實有感知的事實,好讓人類用最「方便」的方式終結牠們「不值得被同情」的生命。

老鼠欸,需要什麼同理?

近年來動物保護意識提升,但談到黏鼠板對鼠類造成的殘忍時,許多人還是搖搖頭表示「老鼠很髒我不想看」、「老鼠是害蟲,不用黏鼠板我要怎麼殺老鼠?」人類對於鼠類的偏見可見一斑。

事實上老鼠不僅高敏感、懂社交,更有著基本學習、歸納推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類似於人類智力的核心認知特徵(ref. 1)。除此之外,牠們也擁有許多其他與人類共通的能力,例如:後設認知(個體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即「自知之知」)、同理心,甚至有著自己的獨特個性(ref. 2)。別忘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哈姆太郎跟傑利鼠,也都是鼠類啊!

牠們也會痛,還會交朋友

「疼痛(pain)」被國際疼痛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定義為「由真正存在,或潛在的身體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舒服知覺和心理感覺」。小鼠(mice)與大鼠(rats)是最常被用來進行人類疼痛相關研究的物種(ref. 3),大鼠會用至少12種不同的行為來表現疼痛(包含嗅聞、理毛、跺腳、瞬間僵化、舔拭、傾斜身體和跳躍等行為)(ref. 4)。

且大鼠與小鼠的臉部表情,皆會在感到疼痛時隨著疼痛強度的不同有所改變(ref. 4、5)。除此之外,鼠類也擁有絕佳的觀察與學習能力,能夠透過經驗習得避免或縮短疼痛(ref. 6)。

鼠類也擅長展現與靈長類類似的社交行為,例如:與同類的交互互動(ref. 7)、感受同類受困時的焦慮,並想辦法將其釋放(ref. 8),小鼠更有著地域性的攻擊傾向,並會透過氣味作為社交訊號以進行交配(ref. 9)。也因鼠類聰明、好奇且有著同理心,牠們也是許多人類的同伴,像是天竺鼠、倉鼠、絨鼠及小鼠,都是台灣常見的鼠類寵物。

黏鼠板極致殘忍,且可能增加鼠疫傳染風險

許多人在屋內發現老鼠之後,直覺的想法就是擺設黏鼠板,但誤觸黏膠性陷阱的鼠類,在嘗試逃脫的過程中因不斷拉扯導致皮開肉綻、骨折,甚至啃斷自己的腿,逃脫不成則受困數小時至數天,最後因驚嚇、脫水或飢餓死亡;口鼻也可能因被黏膠堵塞而窒息,鼠類死亡過程極為痛苦且漫長。除此之外,鼠類受困於黏膠性陷阱時,常因恐懼產生糞尿失禁的現象,反而大大增加了人類接觸漢他病毒或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可能(ref. 10)。

大自然本是鼠類的棲息地,原居的老鼠在這些棲地在被人類的開發後,靠著人類任意丟棄、殘留的食物維生,找到了一套與人類共存的方式。其實只要環境中沒有鼠類能取得的食物,牠們便不會被吸引,食物來源的下降也將有效降低該地區的族群數量,進而有效改善鼠類入侵家中的問題。

身為人類我們應思考的是,如何把自身環境清潔做好、調整生活中的習慣,以「預防」鼠類進入家中的方式來根本解決問題;並學會以尊重、同理的態度與這些聰明、有感知的小動物們一起生活在這世界上。

延伸閱讀
百年來未曾一遇,為什麼美國眾議院議長無人當選?
奶奶的遺產讓孫子孫女反目成仇:繼承順序是什麼?特留分有什麼影響?

Yahoo奇摩毛宇宙
Yahoo奇摩毛宇宙

Yahoo奇摩全新單元「毛宇宙」,徵求夠萌、夠可愛、夠好笑、夠有創意的影片,投稿就有機會登上Yahoo新聞,及1000元獎金等你來拿喔!👉 馬上投稿

👉 追蹤訂閱「Yahoo毛宇宙粉絲團」

🛒 激省下殺 5 折起!貓狗飼料、寵物用品聰明買

🐱🐶 讓浪浪與受虐毛孩不再挨餓!愛心認購貓狗公益飼料

👉 超乎想像!3D體驗「365天動物節日」一次看完

👉 看更多Yahoo奇摩毛宇宙影音